[发明专利]一种高产高油酸高油花生的育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7532.7 | 申请日: | 201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利;禹山林;朱凤;迟晓元;潘丽娟;杨珍;曹玉良;陈明娜;陈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油酸 油花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高油酸高油花生的育种方法,属于花生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中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亚油酸,油酸能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的量,但不会降低有益胆固醇的量,营养界通常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而亚油酸是导致油脂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普通花生中,油酸的含量约为45%,亚油酸的含量约为35%,以普通花生为原料制得的花生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如果不加防腐剂,很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添加防腐剂,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油酸的含量被作为评定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十几年来,花生育种工作者不断改良花生品质,提高花生的油酸含量、降低花生的亚油酸含量,培育高油酸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已经有相关品种问世。
花生另一项重要品质指标是含油量,我国55%左右的花生都用来榨油,根据鲁花集团统计资料,花生油脂含量每增加1%,企业经济效益提高6%左右,而现有花生油脂含量一般在50%左右,培育高油花生品种也是花生育种工作者当前改良品种的重要目标,高产高油品种也有问世。
如果花生的品种既能保证高产,有具有高油酸高油的品质,则可以使花生的种植、生产以及深加工都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如何使花生的品种做到高产的同时保证花生的高油酸和高油品质,一直未见相应育种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产高油酸高油花生的育种方法,以获得高产高油酸高油花生兼顾的新品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选择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A做母本与高产高油花生品种B做父本杂交得到一次杂交F1代;
以一次杂交F1代做母本分别和A、B进行双回交得到回交一代AC1F1和BC1F1;
在AC1F1代选择高油酸单株为母本继续与A进行回交得到AC2F1,在BC1F1代选择高油单株为母本继续与B进行回交得到BC2F1;
AC2F1和BC2F1分别进行自交得到AC2F2和BC2F2;
AC2F2和BC2F2杂交得到二次杂交F1代;
将二次杂交F1代连续多代自交得到F2、F3、F4、F5和F6代,从F2代开始,每代都选择高产高油酸高油的单株进行自交繁殖,在选择高产单株的同时,采用无损伤选择技术进行高油酸和高油无损伤选择,将选择出的高产高油酸高油单株进行自交,进行下一代选择;
从F6代开始进行株系比较,选择优良株系进入鉴定圃,获得高产高油酸高油的花生新品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的高产高油酸高油花生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方法简单、育种周期短、盲目性小、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培育出高产、高油酸和油脂含量、综合性状好的花生新品种或品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选择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鲁花11(1993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做母本与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冀花4号(《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农业部2005年12月1日出版)做父本杂交得到一次杂交F1代;以一次杂交F1代做母本分别和鲁花11、冀花4号进行双回交得到回交一代AC1F1和BC1F1;在AC1F1代选择高油酸单株为母本继续与鲁花11进行回交得到AC2F1,在BC1F1代选择高油单株为母本继续与冀花4号进行回交得到BC2F1;AC2F1和BC2F1分别进行自交得到AC2F2和BC2F2;AC2F2和BC2F2杂交得到二次杂交F1代,将二次杂交F1代连续多代自交得到F2、F3、F4、F5和F6代;从F2代开始,每代都选择高产高油酸高油的单株进行自交繁殖,在选择高产单株的同时,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伤选择技术进行高油酸和高油无损伤选择,将高产高油酸高油的单株进行自交,进行下一代选择。从F6代开始进行株系比较,选择优良株系进入鉴定圃,获得高产高油酸高油的花生新品种P10~12(自定义名称)。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7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钢加强筋聚乙烯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吸尘装置的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