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热式热回收型浴室热泵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7383.4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龙;王忠华;林宏璋;范增慧;沈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热 回收 浴室 热水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以家庭淋浴废水为热源,通过回收淋浴废水的热量来提高自来水温度,以供洗浴使用的热泵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境的不断恶化,节能减排成了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作为第五代热水器,其能效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然而空气能热水器也有一些固有的缺点:1、主机和水箱占地空间较大,在高房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此不认同;2、能效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大,因为空气能热水器是从空气中吸收热量,随着空气温度的不断降低,机组可吸收的热量随之减少;3、冬季翅片结霜时,换热效率低,并且频繁的化霜将影响水温的稳定性和主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采用即热式设计,通过取消水箱解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占用空间的问题,通过从废水中吸收热量,解决了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受温度影响大并且易结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1、采用逆卡诺循环原理,从废水中吸收热量,将热量释放到自来水中,使自来水的温度升高;
2、采用回热设计,使自来水和废水进行初级热交换;
3、采用套管式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制冷剂将热量传递给自来水,自来水温度升高,供洗浴使用。该套管换热器流程长,可使水温上升到45℃;
4、采用套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制冷剂从废水中吸收热量。该蒸发器可使废水温度降低到6℃;
5、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机构;
6、将经济器和蒸发器暗置于浴室底盘的下方,使洗浴后的废水流过经济器和蒸发器后排入下水道;
7、采用微电脑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出水温度控制水流量,使出水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不变。
本发明的效益是:采用热泵原理制取热水,并在初级换热时采用水-水热交换,其总能效比相对传统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都大大提高;采取即热式设计,可以快速制取洗浴用水;因为洗浴废水的温度较为稳定,所以整机的运行工况较为稳定,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小;本发明不用储水箱,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采用水作为热源,不涉及化霜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套管冷凝器 2、淋浴室 3、压缩机 4、套管经济器 5、套管蒸发器 6、浴室排水口 7、人 8、毛细管 9、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即热式热回收型浴室热泵热水器,该系统主要由水系统和制冷剂系统两部分组成:
水系统:自来水在套管经济器4内,被废热水进行预热,温度初步升高,被预热后的自来水进入套管冷凝器1,从套管冷凝器1中流动的制冷剂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可供洗浴的温度,通过水龙头9流出供用户洗浴,用户洗浴的过程中,热水从人体流下,变成废水,温度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温度,该部分废水经过浴室2的排水口6,排到套管经济器4内同自来水进行热交换,从套管经济器4内出来的废水温度进一步降低,进入套管蒸发器5,在套管蒸发器5内水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热量释放到制冷剂中,水温再次降低,最后经管道排走。
制冷剂系统:制冷剂系统主要由压缩机3、套管冷凝器1、套管蒸发器5、毛细管8四部分组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3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流入套管冷凝器1,在套管冷凝器1内,制冷剂将热量释放到水中,制冷剂变成饱和液体进而变成过冷液体,高压的过冷液体经过毛细管8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带有闪发蒸汽的液体流入套管蒸发器5,在套管蒸发器5内,制冷剂从废水中吸收热量,变成饱和气体后继续吸收热量变成过热气体,回到压缩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7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