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袋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6828.7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詹文勇;詹昌炳;詹秀芝;孙敏;汪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34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幼苗 培育 专用 基料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幼苗的培育,即一种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经果林。以农业人口大省安徽为例,地方政府已规划亟须待建的油茶林已达60万亩,适宜栽种油茶的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实现油茶大面积发展的关键是优质油茶树苗的生产供应。多年来,油茶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重视工厂化的油茶无性繁殖,扦插、嫁接、组培等繁殖方法的试验持续保持着热度,其中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木实验中心)开始,直至2009年的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14227.8(“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等,都自然地对油茶幼苗培育的栽培介质提出了要求,如后者提出的相应营养土质量成分为:
土杂肥 60--70%,
草木灰泥 20--30%,
腐熟厩肥或腐熟麸饼肥 7%,
过磷酸钙 3%。
在本案申请人所在的广大地域,由于农业生产形态差异、若干年来形成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和人力成本等方面原因,上述的“土杂肥”和“腐熟厩肥或腐熟麸饼肥”收集成本高,并且难以大量获得。
发明内容
为实现油茶良种幼苗的大规模培育,特别是大幅度提高幼苗繁育速度及栽培成活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油茶幼砧嫁接育苗的基料袋及其工厂化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袋由无纺布滤网的外包装层和专用培育基料组成,其专用培育基料的质量组份是:
上述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的制备方法是:
1.原料备集:原料种类见上。
2.单项处理:
①东北泥炭土粉碎至粒状;
②黄粘土粉碎至粉状;
③锯沫灰发酵,稻壳发酵;
④树皮粉碎至粒状。
3.原料混和:
①使用筛分机将上述东北泥炭土、黄粘土粉、树皮颗粒筛分;
②使用搅拌机将上述处理后的东北泥炭土粒、发酵后的锯沫灰和稻壳、黄粘土细粉、树皮颗粒,以及缓释肥、蛭石、保水剂、珍珠岩充分搅拌后得混和料。
4.基料装袋:
筛分后的混和细料通过轻基质料封装机装入无纺布网袋;
5.长袋切段:
①将装满基料的长袋浸入水中浸泡4-5小时;
②将潮湿的基料无纺布网袋切成段,段的长度≥8cm。
上述轻基料袋(段)的应用方法:
1.在苗圃地(苗床)将轻基质营养袋密集排列,每亩不多于20万个;
2.使用锥状细长物件在基料袋中心打穴,穴孔深度略大于苗根长度;
3.将已嫁接的幼砧苗根植入轻基质营养袋的中心穴孔,并压实根部周围的基料。
基料袋作为育苗容器大幅度提高了育苗成活率,缩短了育苗周期,并连带提高了成苗移栽后成活率;通过缓控释肥实现吻合幼苗肥力需求节律的均匀供肥;保水剂保障了成活期幼苗的水需求;主成分的东北泥炭土决定了幼苗培育基料的主体有机性;东北泥炭土、锯沫灰、稻壳、树皮颗粒、蛭石、珍珠岩及它们被黄粘土细粉的适度粘合,兼顾了幼苗根系透气与保水的平衡。本发明技术规程成熟,操作简便,而且材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油茶幼砧嫁接育苗的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制备方法的流程。
图2是基料袋的立体图。
图3为苗圃中基料袋的排列示意图。
图4为幼苗在基料袋中的植定方式。
在上述图中:1、无纺布网袋,2、混和后的基料,3、油茶幼砧嫁接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也即是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
本发明研究、实验、实施的区域概况:长江以北的丘陵间的平缓地,土壤为花岗岩质分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壤层厚度通常为30-60cm,一般地块肥力中等偏下,含沙量大的地块较为贫瘠,PH值4.5-6.5,年均温度15-15.4℃,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
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的质量组份是:
油茶幼苗培育专用基料的具体制备方法:
1.原料备集:原料种类见上。
其中的缓释肥可以选用美国辛普劳公司研制的爱贝施控释肥,其需量少、效果佳。控释期为6--7个月的缓释肥较好。
珍珠岩材料透气作用好但成本高,所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树皮粉碎粒、锯沫灰、稻壳,在仍保持混和基料透气的同时以降低成本。
2.单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6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