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雨洪结合航运的综合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5777.6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严军;张菊;李旺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军;张菊;李旺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结合 航运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工程措施与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广泛适用于城市雨洪利用的各个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式主要有渗透、拦蓄、排放及回灌等。
渗透常用方法有下凹式绿地、渗透性铺装地面和渗沟、渗井等增渗设施;拦蓄的措施主要有水库蓄水及城市屋顶集水等;排放指在雨洪超出城市雨洪收集设施的储存能力时,安全、稳定的把多余雨水排放到下游管道中;地下水回灌则是补给城市地下水,防止地基沉降及恢复天然水循环的有效措施。
虽然渗透、拦蓄、排放及回灌措施可以防治洪灾,但不能形成循环系统,有效的利用雨洪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雨洪防治与利用技术不足的现状,解决城市雨洪致灾与城市环境的矛盾,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城市雨洪与航运的综合利用系统,在防治洪灾的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压力。
本城市雨洪结合航运的综合利用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系统由蓄水池、城市运河、外河、人工湖、假山、闸门、水泵及压力管道组成。地势相对低洼处采用窄深式地下蓄水池储蓄雨洪,加速雨洪汇流的同时有效节省城市地表面积;依城市地形修人工湖、运河及外河,使之与蓄水池相连通,形成一循环系统,有效调控水平衡,保证运河航运要求。
在蓄积一定水深的城市运河和外河内开发航运,同时用抽水泵等设施维持基本通航水深。内河航运可为来城旅游人提供观光专门航线(此用途最适宜于类似武汉、南昌等这样市内多湖泊,可以有效调节水量平衡的城市采用),外河与外省市及江河连接,可承担部分城市外销货物的运输,在开发和建设航道时,要统筹全局,全面安排,不仅要考虑水运的要求,还应尽可能满足发电、防洪、灌溉、工业及民用水、渔业以及旅游等部门发展,做到一水多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地取材,地势较低处深挖人工湖取出的土石可就地堆成假山;与人工湖相映衬,周边可建水上娱乐场所,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在山上可建小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站尾水在山腰修建人工瀑布。在城郊地势低且宽敞的中型水库可发展水产养殖、农业及畜牧业。
本发明系统的有益效果是:1、内运河可用于城市旅游观光航运,外河用于货运航线,减小城市交通、环境压力;2、地下蓄水池占地面积小,容量大,为城市节省宝贵空间;3、蓄水池由明渠或埋管连接,通过闸门调控,可使所有蓄水池形成整体,防治局部泛滥成灾;4、整个调蓄过程只需调节闸门及水泵,方便简单,管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城市雨洪结合航运的综合利用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图中1表示城郊,2表示城区,3表示城市运河,4表示蓄水池,5表示人工湖,6表示城市外河,7表示水库,8表示地下埋管,9表示净化水厂,10表示抽水蓄能电站,11表示假山,12表示污水处理厂,13表示化工厂,14表示蓄牧,15表示农田,16表示水产养殖。
图2为运河具体布置示意图,图中1表示城郊,2表示城区,3表示城市运河,4表示蓄水池,5表示人工湖,6表示城市外河,17表示绿化树木,18表示码头站台,19表示码头。
具体实施方式
1.非暴雨时期:关闭蓄水池及人工湖闸门,以保证运河航运水深,当水深不足时,开启闸门,通过抽水泵向运河提供水源。
2.暴雨时期:根据气候部门的暴雨预测,开启蓄水池及人工湖闸门,用水泵提前排空蓄水,当暴雨来临时,开启所有闸门,蓄积雨水,当蓄水池及人工湖水位达警戒水位时,关闭 其闸门,用水泵向运河中抽水,多余的雨洪会随外河流入天然河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军;张菊;李旺琦,未经严军;张菊;李旺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二齿油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长链二元酸生产的节能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