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85713.6 | 申请日: | 201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钟喜春;唐鹏飞;曾德长;刘仲武;邱万奇;余红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8/00 | 分类号: | C22C28/00;C22C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d 室温 制冷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Gd(钆)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在当今世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压缩制冷氟里昂(Freon)制冷工质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安全,加之气体压缩制冷效率低、能耗大,使传统压缩制冷技术面临困境。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相比,磁制冷技术以固体磁性材料为工质,借助磁性材料的磁卡效应实现制冷,不使用氟利昂和压缩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高效节能和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绿色制冷技术。
1976年,美国的Brown首先采用金属Gd作为磁制冷工质材料,在7T的超导强磁场下实现了室温磁制冷,制冷温差达38K,开创了室温磁制冷的新纪元。在这项技术中,开发、挖掘具有大的磁热效应的材料尤为关键,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室温磁制冷材料,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属间化合物,如Gd-Si-Ge,La-Fe-Si,Mn-Fe-P-As系化合物。这些材料具有的共同点就是在室温附近磁熵变大,具有作为室温磁制冷材料的基本特点。但作为实用的磁制冷材料,以上材料都有自身的缺点。如这些材料大多较脆,机械加工性能极差;一类是纯金属Gd(居里温度为293K,正好处于室温),在1.5T磁场下最大绝热温变ΔTad为4.2K,在2T磁场下的最大磁熵变ΔSM为5.0J·kg-1·K-1,成为目前公认的最好室温磁制冷工质。在室温磁制冷样机中,Gd是做为结构件需要承受一定的外力,从加工成形方面考虑需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而Gd本身机械强度较低,化学性质较活泼易腐蚀,因此,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Gd的机械强度和耐蚀性变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较纯Gd低廉、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且环保、具有较大磁热效应的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其化学通式为:Gd100-xZrx,0<x≤2。
优选地,所述x为0.5、1.0、1.5或2.0。
所述的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稀土金属Gd和金属Zr按如下质量百分比称重混合:
稀土金属Gd 98.83%~99.99%
金属Zr 0.01%~1.17%;
(2)将上述混合原料进行反复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合金铸锭;
(3)将上述合金铸锭在1173~1273K下真空退火2~72小时,之后快速淬入水中制得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Gd100-xZrx。
优选地,步骤(1)所述稀土金属Gd和过渡金属Zr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化学式Gd100-xZrx中Gd元素和Zr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优选地,步骤(2)所述熔炼的条件为于真空电弧炉或感应加热炉中,抽真空至10-3Pa,用高纯氩清洗炉膛后,充入低于1个大气压(约0.1MPa)的高纯氩气并在其保护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3)所述合金铸锭的温度为1273K,退火时间为72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为价格相对低廉的商业用稀土金属Gd,以及价格较商业用稀土金属Gd低廉得多的稀有金属Z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5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