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负荷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3944.3 | 申请日: | 201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邹志华;王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澄清 | ||
1.一种高负荷澄清池,包括池体,进水管,在池体的上部设有集水槽、出水口,在池体内设有中心反应筒,在所述的中心反应筒下方连通设有集泥斗,所述的中心反应筒的出水口通过导流筒与池体底部相连通,在所述集水槽下方设有斜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反应筒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动力输出轴伸入中心反应筒内,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有叶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泥斗的内腔为第一污泥浓缩沉淀区,在集泥斗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集泥斗相连通,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在污泥回流管上设有污泥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将混凝剂加入到原水中的水射器,在进水管与所述的中心反应筒的外壁相切设置,并与中心反应筒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反应筒上部为反应区,中心反应筒的下部为第一悬浮区,所述的叶轮设置在反应区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筒是由所述中心反应筒外壁、集泥斗的外壁组成的导流壁和围绕导流壁设有的导流板组成,所述的导流筒的内腔为整流导流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筒的出口处与池体底部设有的第二污泥浓缩沉淀区相连通,在所述的第二污泥浓缩沉淀区上方设有浓缩泥渣区,所述的浓缩泥渣区为在所述的池体的侧壁上设有的伞形板、导流壁和池体底部围成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形板与池体的侧壁形成的角度是30-60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浓缩泥渣区的上方为第二悬浮区,所述的斜管装置设置在第二悬浮区和集水槽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高负荷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池体底部是由与水平呈35-55度的斜壁和坡度为1%的底壁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39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树脂制瓶体
- 下一篇:含有叶黄素的组合物在改善记忆的某些方面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