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及钛合金带卷抛光白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3792.7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史亚鸣;苏鹤洲;范勇斌;朱发金;曹占元;刘昆;李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C23G1/10;B24B2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抛光 白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及钛合金带卷抛光酸洗白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出现之前,我国的钛及钛合金板材都是以单板轧制的形式生产,而且既没有对整张钛板表面进行抛光、酸洗白化处理的工艺,也没有对打开长度达上千米、收裹成圆环状的钛带通过在线砂带抛光、酸洗工艺进行连续抛光白化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能处理打开长度达上千米、收裹成圆环状的钛及钛合金带卷表面抛光、酸洗白化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抛光、白化处理钛及钛合金带卷表面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钛及钛合金带卷抛光白化方法,本发明将钛带通过设置的砂光机,采用一组转动的砂带,砂带表面的砂粒度为150~500目,运行速度为2~25m/min,砂带对钛带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磨擦抛光,去除钛带表面瑕疵,使钛带获得整体一致性良好的表面状态;然后进行轻酸洗,即钛带从清洗槽出来后,依次通过1~3个酸液槽,酸液槽的酸液浓度呈梯度增加,增幅范围为5%~15%;钛带的运行速度为5~30m/min,酸液为浓度5~45g/L的氢氟酸与浓度20~120g/L的硝酸的混合酸,酸液温度为30℃~60℃,通过控制钛带的运行速度、酸液浓度、酸液温度来控制酸液与钛带的反应程度,从而获得抛光白化的钛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钛及钛合金带卷表面进行抛光、白化,可以实现对打开长度达上千米、收裹成圆环状的钛带的处理,使钛带表面瑕疵得到整体处理,并将钛带表面结构由轧制面转变为酸洗面。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钛及钛合金带卷抛光白化方法,以厚度0.7mm、宽度1220mm的钛带抛光白化处理为例,本发明将钛带在抛光白化加工线上打开,通过设置的砂光机,采用一组转动的砂带,砂带目数320目,运行速度12m/min,对钛带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磨擦抛光,去除钛带表面瑕疵,使钛带获得整体一致性良好的表面状态;然后钛带从砂光机出来后,进入清洗槽进行预清洗,从清洗槽出来后,依次通过3个不同浓度的酸液槽,第一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55g/L、氢氟酸5g/L,第二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60g/L、氢氟酸6g/L,第三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66g/L、氢氟酸7g/L ,酸液温度40℃,钛带运行速度12 m/min;钛带从第三个酸液槽出来后,进入漂洗槽,通过对运行的钛带喷淋温度为50℃的水,把钛带表面残留的酸液漂洗干净;钛带从漂洗槽出来后,通过烘干机,用温度75℃的热风把残留钛带表面的水迹烘干,然后通过收卷把钛带收裹成卷,当前后两卷相连的焊缝处通过剪机时,将其剪断、分卷。最终获得了抛光白化效果的钛卷。
实施例二 一种钛及钛合金带卷抛光白化方法,以厚度1.5mm、宽度1000mm的钛带抛光白化处理为例,本发明将钛带在抛光白化加工线上打开,通过设置的砂光机,采用一组转动的砂带,砂带表面砂的粒度目数240目,运行速度10m/min对钛带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磨擦抛光,去除钛带表面瑕疵,使钛带获得整体一致性良好的表面状态;然后钛带从砂光机出来后,进入清洗槽进行预清洗,从清洗槽出来后,依次通过3个不同浓度的酸液槽,第一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55g/L、氢氟酸8g/L,第二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60g/L、氢氟酸10g/L,第三个酸槽酸液的浓度:硝酸66g/L、氢氟酸12g/L ,酸液温度40℃,钛带运行速度10 m/min;钛带从第三个酸液槽出来后,进入漂洗槽,通过对运行的钛带喷淋温度为50℃的水,把钛带表面残留的酸液漂洗干净;钛带从漂洗槽出来后,通过烘干机,用温度75℃的热风把残留钛带表面的水迹烘干,然后通过收卷把钛带收裹成卷,当前后两卷相连的焊缝处通过剪机时,将其剪断、分卷。最终获得了抛光白化效果的钛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3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闭合隔离遮挡件
- 下一篇:一种粘结模块电源的上、下磁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