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隔离功能的PSTN网络接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3542.3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罗礼华;曾春水;叶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功能 pstn 网络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隔离功能的PSTN网络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PSTN网上使用的PSTN终端各种各样。这些终端,大体可分为两类:1无后接设备终端。这类终端的典型代表是各种各样的固定电话。2有后接设备终端。这类终端的典型代表是各种各样的PSTN网的上网设备。如ADSL猫。
对于有后接设备的PSTN终端而言,电气信号的隔离,是这类设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为PSTN网同PSTN网络终端的后接设备,有着各自独立的供电系统。如果不进行电气隔离,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着各自独立供电系统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就电气隔离的方案而言,目前通常采用的隔离方案有两种方案:1在终端设备的供电部分进行隔离。2在设备间的连接点上进行隔离。这两种隔离方案的缺点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当隔离器件失效时,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因隔离器件的失效会产生故障的放大效应,轻则造成接口部分的损坏,重则造成部分设备或全部连接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STN网络接口处就进行电气隔离的,1可有效避免传统连接方式因隔离器件的失效而造成的故障放大效应;2在用户接入其他设备时,基本上可不要关注其他接入设备的电源隔离或接口隔离的问题;3整体造价低的带隔离功能的PSTN网络接口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并联于PSTN线路line1、line2之间的的整形电路、振铃隔离电路、音频隔离变压器、摘/挂机切换电路,它还包括在线状态隔离电路和摘/挂机状态隔离电路,所述的整形电路分别同在线状态隔离电路、摘/挂机切换电路相连接;所述的摘/挂机切换电路同摘/挂机状态隔离电路相连接,整形电路还与在线状态隔离电路连接。
通过以上电路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1可以进行有效的PSTN供电系统的电气隔离,免除了因隔离器件失效而造成的故障的放大效应。2、在用户接入其他设备时,基本上可不要关注其他接入设备的电源隔离或接口隔离的问题;3、该电路的整体造价低,推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原理图;
图2是采用了本发明电路的一个具体产品的实施例结构原理框图;
图3是图2中产品同PSTN网络、3G公用通讯网络、电脑连接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带隔离功能的PSTN网络接口装置,它包括分别并联于PSTN线路line1、line2的整形电路、振铃隔离电路、音频隔离变压器、摘/挂机切换电路,它还包括在线状态隔离电路和摘/挂机状态隔离电路,所述的整形电路分别同在线状态隔离电路、摘/挂机切换电路相连接;所述的摘/挂机切换电路同摘/挂机状态隔离电路相连接,整形电路还与在线状态隔离电路连接。
所述的整形电路包括电阻PR1以及由二极管PD2、PD3、PD4、PD5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PR1的2端同LINE2连接,PR1的1端同PD2的A端、PD3的K端相连接,PD4的A端、PD5的K端相连接并同LINE1相连接,PD3的A端和DP5的A端接地1。
所述的振铃隔离电路由二极管PD1、电阻PR2、光耦PU1、电阻PR7构成;光耦PU1的K端连接PSTN线路line1,光耦PU1的A端同电阻PR2的2端相连、电阻PR2的1端同二极管PD1的K端相连,光耦PU1的E端接地2,光耦PU1的C端同电阻PR7的1端相连,连接点以RDET标识,电阻PR7的2端连接V3.3。
所述的音频隔离变压器的比为1:1,音频隔离变压器的1端与PSTN线路line1连接,音频隔离变压器的3端分别与PR2的2端、双刀双投继电器的触头3端连接,音频隔离变压器的2端与ERING信号连接,音频隔离变压器的4端与ETIP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3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