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节能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2866.5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红;潘彬;潘麒;杨钢;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德红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赵静华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节能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节能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热水器主要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但是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低于70%,使用时热水器出口的温度不稳定,发热管采用自然对流方式加热,用水量少时不能控制加热水的容量,而即热式电热水器功率太大;本人申请的发明专利CN200910042926.6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其在储水桶中设有一个隔热活塞,该活塞将储水桶的内腔分隔成的冷水腔和热水腔,在隔热活塞的中央区有一个冷水入孔、旁边有平衡孔,冷水入孔由一个中央活门控制其关闭与开启,平衡孔由相应的平衡活门控制其关闭与开启;发热管位于储水桶的热水腔中,在发热管的外围有一个伸缩筒固定在储水桶的顶端,该伸缩筒内腔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均与热水腔连通。 这种结构能使热水输出率接近100%,节省能源,明显降低水垢的产生;高温季节可以实现即时加热功能。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尤其是其由中央活门控制其关闭与开启,造成安装较麻烦,且不能灵巧地实现调节隔热活塞的位置来改变热水腔的容积大小;调节块与水量指示件、定位筒的运动不协调,且三者的结构不能实现隔热活塞自动回位的功能;伸缩筒的使用,造成安装较麻烦;隔热活塞的中央部分设有下凹、凸台及沿凸台径向的进水孔,使隔热活塞结构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以上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另一种立式节能电热水器。以实现结构更简单、安装更容易、可灵巧地实现调节隔热活塞的位置来改变热水腔的容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水桶、进水管,在储水桶中设有一个隔热活塞;隔热活塞将储水桶内腔分隔冷水腔和热水腔;发热管设在热水腔内,出热水管设在发热管附近,在隔热活塞中部设有中央孔,在中央孔旁边设有2-4个对称分布的平衡孔,平衡孔由平衡活门控制其关闭与开启,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下端设有一个伸入到冷水腔用于隔热活塞定位的定位筒,进水通过定位筒下端侧面的冷水出水孔进入冷水腔;中央孔通过定位筒下端面控制其开启和关闭;定位筒通过水量指示件和套在进水管外表的定位夹进行位置调节,发热管的中间设有一个由电机带动的搅拌叶片,所述安全限位设在搅拌叶片的驱动轴上端。
所述水量指示件由套在进水管段上的单向调节器、外磁铁和固定在定位筒进水端的定位内磁铁组成。定位筒能紧随水量指示件上下运动,并通过水容量标记线显示热水腔内的水量。
在紧靠储水桶的进水管上设有下限位。
所述进水管设在储水桶上部,隔热活塞将储水桶内腔分隔成上面为冷水腔,下面为热水腔;所述定位筒和隔热活塞的综合比重小于水,平衡活门的综合比重大于水。
所述进水管设在储水桶下部,隔热活塞将储水桶内腔分隔成下面为冷水腔,上面为热水腔;所述定位筒和隔热活塞的综合比重大于水,平衡活门的综合比重小于水。
在进水管的上方安装有一个自动排气阀,使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空气自动排出。
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当进水管进水时,平衡孔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自行关闭,定位筒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克服自身的浮力、水量指示件的摩擦力以及隔热活塞的浮力推动隔热活塞下降,实现冷热水的隔离,使热水输出率达到100%;(2)储水桶未进水时,当手动向下移动水量指示件,可带动定位筒同时向下移动,定位筒的下端面推动隔热活塞向下移动;手动向上移动水量指示件,可带动定位筒同时向上移动,隔热活塞依靠自身的浮力向上移动;可实现热水器的变容功能;(3)当隔热活塞处于储水桶内最低位置时,可以实现即时热水的目的;(4)由于定位筒和隔热活塞的综合比重小于水,平衡活门的综合比重大于水,隔热活塞可以自动回位;(5)在发热管的中间设有搅拌叶片,可以使热水腔内的水不断循环并迅速发生热交换,使加热均匀;在预热断电后可以提供恒温热水,避免了水垢沉积浪费能源的现象,并且使用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德红,未经曾德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2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预力包夹的复层结构热导原理与装置
- 下一篇: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