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增燃器制备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81719.6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太;刘明秋;邹开良;周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42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增燃器 制备 原料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使热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催化增燃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催化增燃器制备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型加热设备中,一般来说燃料燃烧出的火焰直接对待加热器件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不但燃料得不到充分的燃烧,而且火焰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延长加热时间同时还浪费了燃料;另外火焰的局部燃烧导致受热器件很难均匀受热,集中受热导致受热器件的寿命减少,同时待加热物质的受热不均也影响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品质。因此,在待加热物质需求较好热稳定性和品质要求比较高时,亟需一种能够提高加热效果和热稳定性的器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催化增燃器制备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催化增燃器制备原料,所述的制备原料为5-30wt%铬铁、5-40wt%二氧化钛、2-25wt%钨铁、5-35wt%锰铁和2-25wt%镍铁。
所述的制备原料为10-25wt%铬铁、10-35wt%二氧化钛、8-20wt%钨铁、10-30wt%锰铁和8-20wt%镍铁。
一种催化增燃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原料组份配比备料;
(2)将铬铁、钨铁、锰铁和镍铁一并投入到研磨机中进行干研磨,而制的基质料;
(3)将二氧化钛加入到基质料中并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料;
(4)向混合料中加入液态树脂和水,充分搅拌形成泥状混合料;
(5)将泥状混合料注入模具中制成催化增燃器坯体,脱模后干燥;
(6)将该干燥的催化增燃器坯体装入烧结窑烧结成催化增燃器成品。
所述步骤(4)中的液态树脂重量为混合料总重量的20-30%。
所述步骤(4)中的加水量为混合料总重量的5-20%。
所述步骤(5)中的干燥为烘干,其烘干温度为50-11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催化增燃器应用在大型的加热设备中,不但能使火焰的燃烧更充分,而且能使火焰的热量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相同情况下至少能够节省10%以上的天然气,起到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性能好,且成品率高、综合成本低、无污染,适宜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将20%的铬铁、25%的二氧化钛、15%的钨铁、28%的锰铁和12%的镍铁按重量比配比备料,接着将铬铁、钨铁、锰铁和镍铁一并投入到研磨机中进行干研磨制的基质料;再接着将二氧化钛加入到基质料中并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重量为混合料总重量的10%的水和25%的液态树脂,充分搅拌形成泥状混合料;将泥状混合料注入模具中制成催化增燃器坯体,脱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90℃;最后将该干燥的催化增燃器坯体装入烧结窑烧结成催化增燃器成品。
实施例2
首先将18%的铬铁、33%的二氧化钛、20%的钨铁、19%的锰铁和10%的镍铁按重量比配比备料,接着将铬铁、钨铁、锰铁和镍铁一并投入到研磨机中进行干研磨制的基质料;再接着将二氧化钛加入到基质料中并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重量为混合料总重量的15%的水和30%的液态树脂,充分搅拌形成泥状混合料;将泥状混合料注入模具中制成催化增燃器坯体,脱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最后将该干燥的催化增燃器坯体装入烧结窑烧结成催化增燃器成品。
实施例3
首先将22%的铬铁、27%的二氧化钛、17%的钨铁、19%的锰铁和15 %的镍铁按重量比配比备料,接着将铬铁、钨铁、锰铁和镍铁一并投入到研磨机中进行干研磨制的基质料;再接着将二氧化钛加入到基质料中并投入到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重量为混合料总重量的5%的水和20%的液态树脂,充分搅拌形成泥状混合料;将泥状混合料注入模具中制成催化增燃器坯体,脱模后烘干,烘干温度为70℃;最后将该干燥的催化增燃器坯体装入烧结窑烧结成催化增燃器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