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形透镜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702.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2;H02N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沙田***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透镜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文中所揭示的标的物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形透镜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蜂窝式电话和/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许多便携式电子设备可包括紧凑式相机模块。这种模块可包括图像传感器、成像透镜组合件和/或用以调整成像透镜组合件相对于图像传感器的位置的致动器。由于设计师推崇更纤薄、更小和/或更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以紧凑式相机模块制造商尤其面临着提供可与减小的外形尺寸(form factor)集成的更小的紧凑式相机模块的挑战。另外,对日益降低的制造成本的推崇持续需要性能不断增加的紧凑式相机模块。
发明内容
无。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对象来描述非限制性和非穷举的实施例,其中除非另有规定,否则相同的参考标号在各种对象中始终指代相同的部分。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透镜组合件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透镜组合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可变形和刚性透镜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可变形透镜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可变形透镜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可变形透镜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安装到致动器的可变形透镜和刚性透镜的横截面。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安装到致动器的可变形透镜和刚性透镜的横截面。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模具的横截面。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用弹性材料填充的模具的横截面。
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由刚性透镜部分覆盖的用弹性材料填充的模具的横截面。
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可变形透镜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陈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主张的标的物的全面了解。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主张的标的物。在其它例子中,未详细描述一般技术人员将知晓的方法、设备或系统,以免混淆所主张的标的物。
在整个此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参考可指结合特定实施例而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包含在所主张的标的物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一实施例”出现在整个此说明书中各个地方不一定意在指代同一实施例或所描述的任一特定实施例。此外,应了解,可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中以各种方式来组合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当然,一般来说,这些和其它问题可随用途的具体情形而变化。因此,描述的具体情形或者这些术语的用途可提供关于将对所述情形得出的推论的有益的指导。
同样,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和”、“和/或”以及“或”可包含多种含义,还期望所述含义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此类术语所使用的情形。通常,如果将“或”以及“和/或”用来联系列表,例如A、B或C,则“或”以及“和/或”意在指A、B和C(此处用于包含性含义)以及A、B或C(此处用于排除性含义)。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用以描述单数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用以描述特征、结构或特性的某一组合。但是,应注意此仅为一说明性实例且所主张的标的物不限于此实例。
在一实施例中,透镜组合件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透镜,其中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可变形透镜,且所述透镜中的另一者包括刚性透镜。可变形透镜可具有通过在所述可变形透镜的至少一部分上施加力而变形的形状和/或表面。可使用刚性透镜或与可变形透镜接触的其它组件类型来实施这种力。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变形透镜和刚性透镜彼此接触可以使可变形透镜的形状变形。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可变形透镜和平坦的、刚性的、透明的片(例如,波片、滤光器、和/或玻璃或塑料片,这仅为几个实例)彼此接触可以使可变形透镜的形状变形。变形的透镜的形状可与刚性透镜(或其它组件类型)所接触的表面形状变成一致。使透镜变形可包括一种调整焦点、放大率和/或并入有可变形透镜的透镜组合件的其它参数的技术。可使用致动器来将可变形透镜与刚性透镜移动到一起或分开,以便选择性地使可变形透镜的表面变形。与不包含可变形透镜的透镜组合件相比,在透镜组合件中并入这种可变形透镜可提供若干优点。优点可包含透镜组合件成本更低、透镜设计自由度更大、可靠性得到改进、以及透镜数减少,这仅为几个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