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牡丹皮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80643.5 申请日: 2011-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2846768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杨洪舒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主分类号: A61K36/736 分类号: A61K36/736;A61K9/00;A61P1/00;A61P15/00;A61P29/00;A61K3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黄 牡丹皮 整合 剂型 制备 技术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大黄牡丹皮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大黄牡丹皮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神秘面纱,但中药方剂中一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而只用单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

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是造成我国医药工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一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药、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医药工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口服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2/3,加快研制和推广口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

大黄牡丹皮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由大黄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组成。功能主治:湿热郁滞之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甚或局部肿痞,或右侧腿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或时时发热、恶寒、自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现代常用于急性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输精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属于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者。亦可用于膀胱直肠窝脓、痛经、闭经等。

方义体会:

本方证是因湿热郁积肠内,气血凝聚,以致淤热郁结不散,故见少腹疼痛,局部肿痞,湿热内结,气机阻滞,荣卫稽留于内而不卫外使然。“实者散而泻之”,六腑以通为用,故治宜泻热破淤。散结消肿。方中大黄泻肠中湿热淤结之毒,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淤热,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淤,冬瓜子清湿热,排脓,散结消痈。夫肠痈之病,皆由湿热聚郁,凝结而成。治其症,总宗苦寒泻下,清热除湿.破血散淤.大黄牡丹汤确具解毒消痈,活血逐淤之功。

临床医案:

张某,男,21岁。患者凌晨4时出现右下腹疼痛,于北京民航医院查体:发热不明显,二便调。腹部平软,麦氏点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7.9×109/L。尿常规镜下可见白细胞2个。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阑尾可见一2.5cm×1.8cm欠均匀偏低回声,外形欠规则,边界欠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阑尾炎可能性大。民航医院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刻下右下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腹部平软。口干,汗多,纳可。脉细,舌淡红,苔根薄黄腻。证属瘀热阻滞,张广中治以大黄牡丹汤原方:大黄9克,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子30克,芒硝9克。3剂,水煎服。复诊:患者诉服药1煎后即疼痛减轻,1剂药物服完已基本无疼痛,服药2剂后疼痛完全消失。

药理作用研究:

大黄牡丹汤对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大黄牡丹汤治疗,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DAI评分、结肠组织学变化.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大黄牡丹汤对TNBS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评分有改善作用、并能缓解结肠局部的炎症,可降低血清中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的水平.结论:大黄牡丹汤具有一定地防治TNBS所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有关.

观察肺泡巨噬细胞在急性腹膜炎时分泌IL-1、TNF的变化,以及应用大黄牡丹皮汤进行治疗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40只,将其分成感染组、中药治疗组、抗生素组及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内注入菌液的方法,造成大鼠腹膜炎模型。采用单纯应用抗生素、抗生素配合大黄牡丹皮汤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分离和培养肺泡巨噬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因子活性。结果模型组巨噬细胞分泌IL-1、TNF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中药治疗组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抗生素与造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牡丹皮汤能抑制腹膜炎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对大鼠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未经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