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80635.0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雷;刘勇;祝燕;蒋乐;邹尚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栓皮栎 容器 冬季 育苗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技术。
二、背景技术
根据种子贮藏特性,种子分为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两大类。与正常性种子不同的是,顽拗性种子脱离母株时不经过成熟脱水期,其含水量相对较高且对脱水及低温极其敏感,因此不耐贮藏。栓皮栎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但其种子属于顽拗性,种子贮藏对水分和温度要求较苛刻,贮藏条件不易掌握,如何保存栓皮栎种子目前仍是科学难题。生产上栓皮栎播种常在春季,即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种,第二年4月播种。为保证贮藏6-7个月后,栓皮栎种子具有较高活力,经营者常采用室内沙藏或流水贮藏的方法,并在贮藏过程中不定期检查种子活力。可见,为保证春播栓皮栎顺利进行,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贮藏种子。
栓皮栎秋播育苗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培育大田培育裸根的方法。栓皮栎种子采收后立即进行高床播种,播种后用树叶和草覆盖床面,然后在树叶上覆盖一层薄土以冬季防寒,翌年4月将床面的覆盖物去掉,种子开始萌发、生长。秋播育苗已被证实种子出苗率和生长均优于春季播种。尽管在秋季播种,由于室外温度较低,种子萌发在春季,因此这种方法更应视为秋季室外贮藏种子的一种新方法。
每年秋末,温室里很多苗木出圃,空出的苗床第二年春季育苗时才能再次利用。本发明根据栓皮栎种子顽拗性特点,种子采收后,在冬季播种育苗,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栓皮栎种子贮藏人力和物力过分消耗难题,而且充分利用冬季温室闲置的苗床和冬季闲散的劳动力,提高温室育苗周转率,降低育苗成本。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栓皮栎容器苗的育苗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冬季育苗的技术问题。
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
(1)栓皮栎种子处理 栓皮栎种子成熟后,在栓皮栎良种基地及时采集种子,并立即浸入50℃的温水30min以杀死象鼻虫,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混合物(1∶3,v/v),装入托盘,放入2℃的冰箱中贮藏。11月初,待全光型连跨温室其它苗木出圃有空余苗床时,将托盘移入温室,并用白色塑料布和竹子制成的拱棚扣在托盘上,然后放在苗床上催芽,每天翻动1次,并淋水保持湿润。
(2)温室温度控制 11月初对温室进行锅炉水暖加热,太阳落山时,将温室内部的保温布拉上,次日日出时拉开。温室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18℃左右。
(3)基质配制与消毒 播种前1w,将泥炭和蛭石按照3∶1(v/v)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加入硫酸亚铁25kg,边翻拌边用浇水湿润基质,充分混均后,用塑料布覆盖24h。
(4)育苗容器 选择上口径直径为10cm、深度为20cm的塑料薄膜容器育苗。
(5)装杯 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在塑料薄膜容器内,边装填基质边压实,然后摆放在钢丝网面育苗床上。播种前3-5d浇水,至水能从塑料薄膜容器底部渗出。
(6)播种 从托盘中挑出长出2-3cm胚根的种子,放入盛清水的盆内。用竹签在基质中央扎出3-5cm深的小洞,将种子胚根朝下小心放入小洞,并用基质覆盖,大约持续1-2w。
(7)灌溉与施肥 在栓皮栎出苗期和幼苗期每周多次适量浇水;速生期大量浇水,每周浇水2次;短日照及炼苗期控制浇水,每10d浇水1次。氮肥采用指数施肥。NS为种子初始氮含量,浸种时通过测定16粒种子的生物量和氮浓度,根据单粒种子氮平均含量确定;施肥量NT为100mg N/株;施肥次数t为16,从12月11日至3月26日的16周里,每周对苗木施用氮肥1次;相对添加速率r为0.103mgN/株/次。磷肥和钾肥每2周施用1次,整个生长季共8次,P2O5和K2O累计量均为60mg/株,每次均施入7.5mg/株。施肥时,参照需培养的苗木株数和肥料的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并称量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量,放入塑料大桶;每苗木将施入混合溶液20ml,根据培养的苗木株数计算并量出一定量的水,将水倒入塑料大桶,充分搅拌、溶解肥料,每株苗木施入混合水溶液20ml。施肥进程见表1。
表1 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施肥进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