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0584.1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东;王雯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晓东;王雯秋 |
主分类号: | A61B3/125 | 分类号: | A61B3/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实验性 动物 角膜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膜接触镜,具体地,涉及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
背景技术
由于大鼠的眼睛角膜曲率原因,不能通过光束的直接照射经行实验动物眼底的直接观察、激光干预、影像学检查的操作,因此需要设法实现角膜前表面成形的对应接触镜。同时,实验性动物的眼球小,在对接触镜安放时存在固定困难,不易操作,直接通过接触镜对角膜的按压易造成眼底图像的变形、失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包括透镜体,还包括环形支架、以及手柄,其中,所述透镜体被嵌套在所述环形支架内,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支架。
优选地,所述透镜体的前表面包括第一凹弧面或者第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弧面的边缘平滑连接所述透镜体的侧面。
优选地,透镜体的后表面为圆形平面,所述环形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透镜体的后表面平齐。
优选地,还包括软性透镜部,其中,所述软性透镜部设置在所述透镜体的前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软性透镜部的前表面包括第二凹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弧面的边缘平滑连接所述软性透镜部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透镜体的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支架嵌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透镜体的直径为0.5厘米。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纵向与所述透镜体的后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
本发明通过在硬性透镜体的前表面设置由水凝胶等材料制成的软性透镜部,使得所述接触镜能够直接放置于动物角膜,以便于操作者进行实验时可以直接观察到动物眼底,进一步地通过环形支架以及手柄使得所述接触镜便于握持并且不遮挡透镜体的后表面。是一种结构合理、成像清晰、操作方便的实验性大鼠角膜接触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包括透镜体1,还包括环形支架22、以及手柄24,其中,所述透镜体1被嵌套在所述环形支架22内,所述手柄24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支架22。其中,所述环形支架22的上表面224低于所述透镜体1的后表面12。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更为具体地,所述透镜体1的前表面包括第一凹弧面14;而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透镜体1的前表面包括第一平面。所述透镜体1的中部为圆柱体,所述环形支架22套住该圆柱体从而与所述透镜体1牢固连接。优选地,所述透镜体1的直径为0.5厘米,也就是说,所述透镜体1中部的圆柱体的横截面的直径为0.5厘米。优选地,所述手柄24上设置有防滑套26。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实验性动物角膜接触镜包括透镜体1,还包括环形支架22、以及手柄24,其中,所述透镜体1被嵌套在所述环形支架22内,所述手柄24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支架22。其中,所述环形支架22的上表面224低于所述透镜体1的后表面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晓东;王雯秋,未经孙晓东;王雯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移动设备排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寻呼重发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