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碗机门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9630.6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汝;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E05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碗机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碗机门锁主要动作是:门体在关合过程中,依靠门体的拉簧力和门体的惯性冲击力,激发门锁的相关结构,在门锁弹簧作用下,门体被扣住并向洗碗机方向拉紧,使门体能压紧洗碗机上的密封圈,起到密封洗碗机作用。为了使门锁弹簧在下次关合门体时起作用,目前洗碗机的门锁均采用打开门时,依靠门的扣位将门锁弹簧复位到原来位置,这使之拉开门体的力要克服原来门体拉簧的力,还增加了门锁弹簧的拉力,造成打开门体的力要很大。甚至有女性无法拉开门或感觉是门坏了无法打开,小重量型的洗碗机如使用此洗碗机门锁装置,可能会在拉开门体时因为要用大力而被拉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洗碗机开门困难、开门力很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开门轻松、开门力小的洗碗机门锁装置。
一种洗碗机门锁装置,包括门体、位于门体上端的门锁扣,以及固定在机体内的与门锁扣相配合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旋转支架、左活动扣板、右活动扣板、以及使左活动扣板或右活动扣板扣合门锁扣的锁紧弹簧;旋转支架的后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固定在机体上;旋转支架的前端设有触发旋转支架向左旋转的左触发凸起、和向右旋转的右触发凸起;旋转支架的左侧设有左推臂,在左推臂上设有带动左活动扣板移动的左推杆;旋转支架的右侧设有右推臂,在右推臂上设有带动右活动扣板移动的右推杆;左活动扣板的前端设有与门锁扣相扣合的第一锁头,在左活动扣板上设有横向的第一推杆滑轨,在机体上设有使左活动扣板上移或者下沉的第一滑槽;右活动扣板的前端设有与门锁扣相扣合的第二锁头,在右活动扣板上设有横向的第二推杆滑轨,在机体上设有使右活动扣板上移或者下沉的第二滑槽;在门体与机体之间设有触发左触发凸起或右触发凸起的触发块;锁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触发块包括柄部和设置在柄部一端的撞头,所述撞头与所述左触发凸起或者右触发凸起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撞头的横截面为V形。
优选的,所述触发块活动安装的机体中。
优选的,在所述机体中安装有使所述触发块复位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均为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均为水平面,在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具有凸起斜面,所述左活动扣板的前端设有向上弓起的并与第一凸起的凸起斜面相配合的第一弯折部,所述右活动扣板的前端设有向上弓起的并与第二凸起的凸起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左活动扣板的侧面设有第一凸耳,同时在机体上设有第一凸耳滑槽,所述第一推杆滑轨设置在第一凸耳上;所述右活动扣板的侧面设有第二凸耳,同时在机体上设有第二凸耳滑槽,所述第二推杆滑轨设置在第二凸耳上。
优选的,在所述机体上设有防止左活动扣板脱离第一滑槽的左挡块,和防止右活动扣板脱离第二滑槽的右挡块。
优选的,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让位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机体内设有一盒体,所述锁体安装在所述盒体中。
本发明提供的洗碗机门锁装置,在锁紧弹簧和旋转支架的作用下,通过门体的撞击力,使得左、右活动扣板轮流锁紧门体,开门时不需要克服门体弹簧的弹力,开门轻松、开门力很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左活动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右活动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体内与锁体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扣板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门体和机体内锁体相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8和图9分别是本发明的洗碗机门锁装置在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9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表雌三醇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