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背靠背谐波源开关毛刺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78208.9 | 申请日: | 201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桥;徐斌;胡翀;计长安;桂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范克明;金惠贞 |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背靠背 谐波 开关 毛刺 方法 | ||
1.一种抑制背靠背谐波源开关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谐波源和回馈环节的PWM控制方式中,对主电路的控制电流进行PWM变换时使两者输入的三角载波相位延时180°,达到抑制输入电源侧谐波电流的开关毛刺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背靠背谐波源开关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谐波源和回馈环节主电路的PWM控制方法为:以回馈环节的控制为例,如附图2所示,将指令信号由负荷电流iL与维持直流电容电压稳定的有功电流叠加而成,把实际的回馈波形作为反馈信号,将指令信号减去反馈信号后进行比例积分,得到主电路的控制电流,对此控制电流进行PWM变换后作为主电路开关器件的控制信号,在PWM变换中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进行调制得到IGBT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背靠背谐波源开关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PWM变换时产生谐波源控制信号的三角载波与产生回馈环节控制信号的三角载波相位延迟180°,达到抑制谐波电流开关毛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82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转子笼条与转子端环焊接结构及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子故障限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