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扶农业机械的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8145.7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颜华;吴俭敏;杨学军;林金天;周军平;朱立成;孙兴;张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16 | 分类号: | G01D11/16;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扶 农业机械 夹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试验平台的用于夹持农 业机械扶手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人力操作手扶农业机械例如微耕机进行田间试验时,作业环境艰苦,作业 阻力变化大,操作费力。因受变化的土壤阻力的影响,微耕机轨迹会产生与前 进方向的偏移,而人力无法及时控制。微耕机的耕深是通过控制阻力棒的入土 深度进行调节的。下压微耕机扶手,阻力棒入土加深,所受阻力大,微耕机行 驶速度减慢,旋转的耕刀向下切削土壤,从而加大耕深,反之,耕深减小。人 力操作时,要不断地调整微耕机的行驶方向,靠目测耕深情况随时控制阻力棒 深度,并跟随微耕机行走。长时间作业(微耕机的可靠性试验要求作业时间为 200~300小时),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且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水平不同也将影响试验结果。在室内建立土槽试验台可改善作业环境,且保证 模拟田间工况的一致性,研究脱离人力操作的柔性夹持系统,模拟人力操作, 精确控制作业深度,将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自3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研究中心、公司、学校相继建立了不同的土 壤槽试验系统,对开展工作部件的理论研究、新型机具的开发及教学工作发挥 了重要作用。国外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国内如中国 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 学研究院等设置有针对多种土壤工作部件的土壤试验台。但这些土槽对工作部 件、机具的固定大部分采用三点悬挂的方式,或直接固定在横梁上,没有针对 自带动力手扶机械柔性夹持机构的土槽试验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模拟人力操作,用于夹持手扶农 业机械的扶手的夹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机械扶手的夹持机构,安装在 土槽试验台的行走系统上,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件、扶手支梁组合、 测力装置及导向装置,所述扶手支梁组合包括扶手支梁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扶手 支梁内的转轴,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导向装置通过所述测力 装置与所述扶手支梁连接。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夹板固定座及安装在所述夹板 固定座上的夹板组合、调整紧固件及转轴连接件,所述调整紧固件与所述夹板 组合连接。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板组合包括内夹板组合和外夹板组合,所 述内夹板组合包括互相连接的内夹板和内夹板连动板,所述外夹板组合包括互 相连接的外夹板和外夹板连动板,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对称设置,所述内 夹板连动板与所述外夹板连动板均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内夹板连动板与所述外 夹板连动板通过所述连接端铰接。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调整紧固件包括拉杆、连杆及张紧限位板, 所述张紧限位板与所述夹板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外夹板连动板连接, 所述张紧限位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连杆抵接, 所述拉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母。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转轴连接件为管卡,所述管卡与所述夹板固 定座通过支轴连接,所述支轴的一端与所述管卡固定连接,所述支轴的另一端 与所述夹板固定座可转动连接。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杆、导杆架、导向机构和导 管,所述导杆架分别与所述导杆及所述测力装置连接,所述导管与所述行走系 统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导杆和所述导管,所述导杆通过所述导向 机构能沿所述导管轴向运动。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及导向轮安装座,所述 导杆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内腔,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导管的导管壁上, 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内并穿过所述导管壁抵接于所述导杆的 外壁,所述导杆通过所述导向轮在所述导管内轴向运动。
上述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导杆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限定所述导杆架与所 述扶手支梁在前进方向相对位移的纵向限位座,所述纵向限位座内设置有钢球 支持座,所述扶手支梁安装在所述钢球支持座内,所述扶手支梁与所述钢球支 持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消除阻力的钢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8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