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防撞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5300.X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坤;许志宇;魏伟;潘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P15/00 | 分类号: | G01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碰撞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体防撞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碰撞检测技术主要有汽车安全气囊,其工作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对上述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如果所测的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它指标超过预定值(即真正发生了碰撞),则控制装置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火,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产生氮气或将储气罐中压缩的氮气释放出来充满碰撞气袋。乘员与气袋接触时,通过气袋上排气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但是,汽车安全气囊使用的碰撞检测装置需要先发生碰撞,然后才可以给气囊充气,气囊充气之后才能为乘员提供保护,其安全性不高,而且汽车上的安全气囊需要采用抗碰撞的特殊材料制成,其成本高,体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性高且体积小的物体防撞装置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物体防撞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告警模块,其中: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并将所述加速度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出所述物体掉落时,向所述告警模块发送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告警信号后发出告警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加速度为0.9g~1.0g时,判断出所述物体已掉落;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Zigbee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物体掉落后,记录物体落下的时间,根据所述物体落下的时间计算所述物体落下的高度,并将所述物体掉落的消息及落下的高度发送至所述Zigbee模块;
所述Zigbee模块,用于将所述物体掉落的消息及落下的高度通过Zigbee告知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告警模块至少为LED灯、蜂鸣器或振动器中的一种。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电池,用于为所述装置内各功能模块提供电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物体防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并将所述加速度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出所述物体掉落时,向告警模块发送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模块接收到所述告警信号后发出告警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加速度判断所述物体是否掉落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加速度为0.9g~1.0g时,判断所述物体已掉落。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物体掉落后,所述控制模块记录物体落下的时间,根据所述物体落下的时间计算所述物体落下的高度,并将所述物体掉落的消息及落下的高度发送至Zigbee模块;
所述Zigbee模块将所述物体掉落的消息及落下的高度通过Zigbee告知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告警模块至少为LED灯、蜂鸣器或振动器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物体防撞装置及方法,通过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判断物体是否降落,当检测到物体降落时,通过告警模块发出告警提示信息,提示附近的人员有物体落下,防止被物体砸到;同时通过Zigbee模块经由无线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通知用户终端。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安全气囊的碰撞检测技术,本发明在物体正处于掉下的过程中即可对物体下落进行检测,其侦测时间相对提前,更有利于保障下落物体附近人员的安全性,而且不需要在物体上安装成本高的充气气囊,使得本发明装置体积小、成本低且应用相对广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物体防撞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物体防撞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物体防撞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单片机MCU通知用户终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物体防撞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物体防撞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5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接收整流天线阵列
- 下一篇:一种滚动谐波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