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膜层的制备方法及其溶液配方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75248.8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颖;王劲松;郝远;马跃洲;阎峰云;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C25D11/16;C25D11/06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表面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溶液 配方 | ||
1.一种铝合金表面复合膜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打磨清洗好的铝合金工件置于含有欲渗入元素的电解液中先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含有渗入元素分布的表面改性层;
(2)再将被处理工件清洗后,将其置于碱性电解液中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最终在工件表面获得硬度高、耐蚀、抗磨、减摩的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处理时将铝合金工件连接到电源的电极上,处理过程的电压为150~400V,频率为500~800HZ,占空比为20~90%,处理时间为10~9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时,将已经过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处理的铝合金工件连接到电源的阳极上,处理过程的电压为200~500V,频率为600~900HZ,占空比为10~50%,处理时间为10~60min。
4.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的溶液配方,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处理时的电解液组成为含有欲渗入元素C、N、B、S的化合物A:10~140g/L,氢氧化钠:2-30g/L;化合物A是甲酰胺、尿素、乙醇胺、硼砂、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组合。
5.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的溶液配方,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时的电解液组成为氢氧化钠,或者或氢氧化钾:2~40g/L,氟化钾:5~30g/L,化合物B:10~50g/L;化合物B是硅酸盐、硼酸盐、碳酸盐、铝酸盐、锆盐、钛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锰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52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采煤机的蓝牙传输装置
 - 下一篇:微型小密铅酸蓄电池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