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4234.4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吴振豪;胡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23 | 分类号: | C07D207/323;C07D207/333;C07D207/33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甲烷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一种以吡咯和芳香醛为原料合成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吡咯甲烷的用途广泛,既可与金属络合后作为一类高效的氧化还原催化剂用于CO2的还原、烃类的氧化;又可用作合成具有液晶等特殊光电性质的卟啉高聚物1-5的前体;同时还可以作为合成某些特定空间结构的卟啉光化疗药物6-8的前体。但目前还没有一种高效合成二吡咯甲烷的通用方法,目前实验室研究用的二吡咯甲烷的合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上述合成方法根据有机溶剂的种类不同,其所用的酸也不相同。有机溶剂主要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DMF、乙腈等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催化剂为三氟乙酸、三氟化硼合乙醚、SnCl3等毒性较大价格较贵的有机酸催化剂。反应条件多为无水无氧,条件苛刻,操作困难,目标产物的产率为30%~67%,且后处理过程复杂,依赖繁琐的柱层析,难以实现经济、批量的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率先提供一种收率高、生产成本低,过程简便的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R1,R2为H,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常温下,以去离子水为溶剂,磷钨酸或HCl(36%,wt)为催化剂,吡咯或β-取代的吡咯和芳香醛或酮为原料,一步合成二吡咯甲烷。
本发明之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和条件如下:向带有滴加装置的三口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按1∶2~6的摩尔比投入羰基化合物和吡咯或β-取代的吡咯,反应体系中的羰基化合物的浓度为2×10-3~1.4mol/L,氮气吹扫溶液,以除去水中的氧气;然 后再投入催化剂磷钨酸,后将体系密封,催化剂磷钨酸与羰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05∶1,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温度25℃,搅拌,反应12-72小时后,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PH在6-7之间淬灭反应,抽滤,滤饼用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所述的羰基化合物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苯乙酮或对甲氧基苯甲醛。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催化剂均无毒,也不产生任何对环境污染大的三废,绿色化程度高,并且产物后处理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大规模合成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方法产率可达44%~95%,比文献报道值14%-28%大大提高,是适用于批量合成二吡咯甲烷类化合物的绿色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向带有滴加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0.5mL(5mmol)的苯甲醛和2mL(30mmol)吡咯,反应体系中的苯甲醛的浓度为2×10-3~1.4mol/L;氮气吹扫溶液10min,以除去水中的氧气;加入1.4g(0.15mmol)磷钨酸后将体系密封,氮气保护,反应温度25℃,搅拌,反应12小时,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PH在6.5淬灭反应,抽滤,滤饼用蒸馏水洗涤5次,40℃真空干燥,得到5-苯基二吡咯甲烷0.91g,产率82%。
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mp=100℃,1H NMR(400MHz,CDCl3):δ5.45(br s,1H,mesoH),5.90(m,2H,2C3-H),6.14(dd,2H,J=2.8,5.8,2C4-H),6.67(br d,2H,J=2.8,2C5-H),7.20(m,2H,H-Ar),7.25(m,2H,Ar-H),7.88(br s,2H,N-H)。
表一
实施例2工艺条件见表一所示,其余的同实施例1,得到5-(4-羟基苯基)二吡咯甲烷0.65g,产率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