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植物叶脉特征制作的防伪标识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72350.2 | 申请日: | 201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叶丁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丁豪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4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植物 叶脉 特征 制作 防伪 标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产品防伪的粘贴性标识物,利用植物叶脉构造本身所固有的不能伪造没有重复的特点来防伪。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防伪标识物一般都是利用人造载体或纯技术设计,客观情况是不管设计多么精巧复杂,人造的只要掌握该技术就可仿造或复制,但该发明就是发明人也没有办法,其利用的叶脉载体是天然形成,其材质不能伪造,脉络构造更不能伪造,从根本上杜绝伪造,不能伪造,同一式样标识物就不可能对应两件以上的产品,从而消除假冒产品的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伪标识物容易仿制、复制和重复利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植物叶脉的构造特征来防伪,因其植物材质特性,脉络没有重复,不能仿制,细微支脉不能完整撕下再用的特点,能从根本上杜绝伪造。它选用脉络清晰的植物叶脉作为载体,利用叶脉网状构造天然形成、永不重复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除叶肉的叶脉先经防腐、漂白或染色,以及干燥处理,然后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裁剪后制作成标识物。利用每枚轻薄透明的叶脉标识物没有重复、不能人造和不能完整撕下再用的特点,可使每枚标识物只对应一件产品,没有重现。每枚标识物编制一个相对应的代码,标识物的图片以代码为文件名存入数据库。
验证真假时,人们通过肉眼识别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标识物是否是植物叶脉制成,利用植物叶脉不能人造且无重复的特点能初步确定产品真伪。因为无法人造,又无相同的叶脉供使用,使用别的叶脉替代,这时利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印制的代码和查询方式经电脑上网、手机短信就能进一步验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每枚标识物用的叶脉天然形成,支脉粗细和分布变化不定,且永不重复为特征,使每枚标识物粘贴对应唯一产品,不会重现。另叶脉标识物植物材质特性直观明确,叶脉特征清晰可见,人们肉眼就可直接辨别,看是否天然、完整能初步验证,经代码查询进一步验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1.粘胶层,2.叶脉,3.透明胶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粘胶层1为基底层,是与产品或产品包装粘结的一层,具有粘结牢靠,不易完整撕下的特点;叶脉层2为中间层,是标识物粘贴特征层,具有清楚自然、特征明显的特点;透明胶纸层3为顶层,是标识物粘贴的防护层,具有不易磨损撕裂,影响透明程度的特点。标识物经一一编码和拍照,电子图片以编好的代码为文件名存入数据库,代码可以标在透明胶纸层3上,也可与查询方式一起留在产品或产品包装其它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丁豪,未经叶丁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2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制造吸收性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