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挠性航天器姿态和振动复合控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72135.2 申请日: 2011-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2298390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郭雷;刘华;张玉民;文新宇;杨照华;乔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08 分类号: G05D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干扰 航天器 姿态 振动 复合 控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干扰挠性航天器姿态和振动复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建立挠性航天器进行动力学模型:

(J+ΔJ)θ··+Fη··=u+wη··+2ξωη·+ω2η+FTθ··=-δua]]>

其中,J为航天器转动惯量,ΔJ为转动惯量的变化量,θ为航天器姿态角,η为挠性附件的振动模态,ω为对应的振动频率,ξ为振动模态的阻尼,u为控制输入,w表示环境干扰力矩,F为航天器姿态与挠性结构之间的耦合矩阵,δ为压电致动器与挠性附件的耦合系数,ua为压电作动器的控制输入,为航天器姿态角加速度,为为挠性附件的振动模态的一阶导数,为为挠性附件的振动模态的二阶导数;

(2)建立帆板的单自由度振动方程和PPF主动振动控制方程:

η··i+2ξiωiη·i+ωi2ηi=giωi2ζiζ··ci+2ξciωciζ·ci+ωci2ζci=ωci2ηi]]>

其中,ζci为补偿器的坐标,ωci为补偿器的振动频率,ξci为补偿器的阻尼比,gi为反馈增益,ζi为作用于挠性附件的第i阶补偿器的坐标;当结构振动频率等于补偿器的振动频率时,补偿器的频率应尽量接近需要抑制的模态的频率,下标i=1,2…表示振动模态的阶次,下标ci=1,2…表示补偿器的阶次;

(3)将挠性航天器单轴动力学模型和PPF主动振动控制方程联立,可得如下模型:

(J+ΔJ)θ··+Fη··=u+wη··i+2ξiωiη·i+ωi2ηi+FTθ··=giωi2ζciζ··ci+2ξciωciζ·ci+ωci2ζci=ωci2ηi]]>

仅考虑最低二阶振动模态的影响,对转动惯量变化量ΔJ单独建模,上式可以转化为具有中立不确定动态项的状态方程:

Ω1:x·(t)+Ee(x·,t)=Ax(t)+B2u(t)+Gf(u(t))+B1w(t)z=C1x+D11w+D12uy=C2x+D21w]]>

其中,为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带来的中立非线性项,其增益阵为E,x(t)∈Rn,Rn表示n维实向量空间,系统阵A∈Rn×n,Rn×n表示n×n维实矩阵空间,表示q1维实向量空间,其增益阵为f(u(t))为执行机构带来的输入不确定非线性项,其增益阵为G,为太空环境干扰力矩,其增益阵为y(t)∈Rm为系统输出变量,C2∈Rm×n为系统输出阵,取C2=101×2001×2001×2101×2,]]>D21∈Rm×n为系统输出干扰力矩项的系数矩阵,z(t)∈Rp为系统参考输出变量,C2∈Rp×n为系统参考输出阵,分别为系统参考输出方程干扰力矩项和控制输入项的系数;

(4)对具有中立不确定动态项的状态方程Ω1,设计抗干扰控制器u=K(s)y:

x^·=Akx^+Bkyu=Ckx^]]>

2.一种抗干扰挠性航天器姿态和振动复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步骤(3)中建立的具有中立不确定动态项的状态方程Ω1,设计步骤(4)中的抗干扰输出反馈控制器u=K(s)y:

x^·=Akx^+Bkyu=Ckx^]]>

其中,Ak,Bk,Ck是待定的控制器的系数,是控制器的状态变量;

基于凸优化算法,由以下不等式求解R、Q、

RIIQ>0]]>

Φ11A^T+AG-EB1λ1C^TW1TΦ19Φ10*Φ22QTG-QTEQB1+B^D210λ2ATW0TC1T**-λ12I000λ2G1TW0T0***-λ22I00-λ2ETW0T0****-γ2I0λ2B1TW0TD11T*****-I00******-I0*******-I<0]]>

其中:λ1,λ2为非线性权重参数,I为相应位数的单位阵,γ为干扰抑制度,Φ11=AR+RAT+B2C^+(B2C^)T,Φ10=(C1R+D12C^)T,Φ19=λ2(RATW0T+C^TB2TW0T);]]>W0,W1分别为状态方程中非线性项f(x(t))的Lipschitz参数阵,分别表示挠性航天器转动惯量不确定的最大值和控制力矩的最大不确定值;符号*表示对称矩阵中相应部分的转置;

由SNT=I-RQ,可以通过矩阵I-RQ进行奇异值分解来得到满秩矩阵S,N;最后通过以下的公式得到挠性航天器姿态和振动复合控制器的参数矩阵:

Ck=C^(ST)-1Bk=N-1B^Ak=N-1(A^-QAR)(ST)-1-BkC2R(ST)-1-NTQB2Ck]]>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21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