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1784.0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军;张东速;卢淑群;沈豫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旋转 射流 按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反射保健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疗法。为此,目前通常使用各种按摩器械或装置,如固定式或手持式电动振动按摩器,被动滚轮按摩器以及普通射流按摩房等,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以实现反射保健疗法。但是,常规的电动按摩器通常只能对肌肉进行按摩,按摩动作显得生硬,更无法对人体穴位进行准确按摩,且按摩时产生的振动让有些使用者感到不适。滚轮按摩器使用时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较大,且对背部等位置或命门等穴位操作困难,使用不便。申请号为96212067.7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吸氧及射流按摩房,用手持式喷头喷出的射流对人体穴位进行射流按摩,该方案既不能产生脉动射流,也不能产生旋转射流,且射流不能进行加热和磁化;申请号为98208052.2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旋转射流按摩保健喷头,由喷头主体和三根以上的射流管组成,其特征是射流管内壁设有单头的左螺旋导流螺纹或单头的右螺旋导流螺纹,该方案无射流加热装置,不能产生脉动射流。此外,上述两个已有专利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无水回收装置,不能实现水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舒适且效果好的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用于人体各部位的医疗和保健按摩,并可根据需要调节脉动频率、射流压力,并选择是否对射流进行加热和磁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由水箱、溢流阀、电动隔膜泵、截止阀、压力表、加热装置、磁化装置、射流脉动发生器、旋转喷头、卡箍、集水囊和连接它们的管路组成。其中,电动隔膜泵为系统提供压力水,电动隔膜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连通,其出水口和截止阀相连通,且在电动隔膜泵和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压力表和溢流阀,分别用于指示系统水压和稳定压力作用;截止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射流,截止阀通过管路依次与加热装置、磁化装置、射流脉动发生器以及旋转喷头相连通;所述的加热装置和磁化装置分别用于对管路中的水进行加热和磁化;射流脉动发生器和旋转喷头共同作用产生脉动旋转射流;集水囊包裹在旋转喷头的下端,通过卡箍固定在旋转喷头上,集水囊用于收集旋转喷头喷出的水,将水与人体按摩部位隔离,集水囊再通过管路与水箱相连通,构成一个水循环回路,实现水的循环和重复利用。所述的射流脉动发生器用于产生脉动射流,使旋转喷头出口射流产生脉动冲击力,射流脉动发生器由直流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和球阀组成。其中,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球阀的回转轴同轴相连,且球阀可绕其回转轴连续旋转。所述的旋转喷头用于产生多分束旋转射流,它主要由喷嘴、喷头体、多头螺旋转子、管接头、喉箍和手柄组成。其中,所述的喷嘴通过螺纹与喷头体相连接;多头螺旋转子置于喷头体内,其外侧有2-3头螺旋沟槽,中心有一直径为0.5-2.5mm的圆柱孔;管接头的一端与喷头体通过螺纹相连接,管接头21的另一端与管路相连,且用喉箍固定;手柄位于喷头体的上端,且通过焊接的方法和喷头体固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脉动旋转射流按摩系统能产生脉动旋转射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保健按摩,且按摩力度柔和可控,脉动频率和射流压力可调。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调节方便、使用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以及公共健身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射流脉动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溢流阀,3、电动隔膜泵,4、截止阀,5、压力表,6、加热装置,7、磁化装置,8、射流脉动发生器,9、旋转喷头,10、卡箍,11、集水囊,12、人体待按摩部位,13、管路,14、直流电机,15、蜗轮蜗杆减速器,16、球阀,17、球阀回转轴,18、喷嘴,19、喷头体,20、多头螺旋转子,21、管接头,22、喉箍,2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检测装置和图像加热装置
- 下一篇:修井井口原油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