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1364.2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范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H02H3/08;H02H7/09;H02H7/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节电 负载 保护装置 方法 | ||
1.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接触器KM、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第十三二极管D13和第一电源变压器T1,其中,第二继电器KM2、第一继电器KM1、第十三二极管D13和交流接触器KM连接,第二继电器KM2、第一电源变压器T1和交流接触器KM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穿心式负载过载监测器件LB2、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八二极管D8、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十二极管D10、接地电阻R5、电位器R13、第十二电阻R12和可编程集成电路,其中三相电源经交流接触器KM分别穿过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和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到三相用电负载或电动机,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和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和第八二极管D8连接,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和第八二极管D8分别与串联的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串联的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通过第十二极管D10连接到可编程集成电路的2脚,穿心式负载过载监测器件LB2通过串联的电位器R13和第十二电阻R12连接到可编程集成电路的13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停止按钮SB1和启动按钮SB2。
4.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电源接在交流接触器KM进线线路三相的任意两相或中性线上;
当按下启动按钮SB2时,经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点有两路同时得电,一路高压直流经第一继电器KM1的一组常闭点到第十三二极管D13整流通过交流接触器KM线圈,使铁芯吸合;
另一路到第一电源变压器T1,交流电在经过第一电源变压器T1经整流滤波过程中,对直流输出有瞬间延时,当延时结束同时另一路低压直流到第一继电器KM1线圈,第一继电器KM1吸合工作后,切断了串在第一继电器KM1常闭触点上直流高压回路,停止了对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高压直流供电,由另一路低压直流来维护交流接触器KM的吸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瞬间延时为0.6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和负载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三相电源经交流接触器KM分别穿过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和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到三相用电负载或电动机;
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和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分别把采集的电流信号经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和第八二极管D8整流后,分别送到串联的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
工作正常时,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第十二极管D10截止,使可编程集成电路2脚处于高电位;
当供电线路断相,第一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A1、第二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B1和第三穿心式电流采样器件LC1采集不到断相那一路的电流信号对应的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或者第三三极管Q3截止,第十二极管D10通过接地电阻R5导通,使可编程集成电路2脚变为低电位;
穿心式负载过载监测器件LB2把三相负载工作电流经整流后,有电位器R13和第十二电阻R12串联分流取样送到可编程集成电路13脚上,当负载过载时,可编程集成电路13脚电位超过阀值电位;
可编程集成电路通过运算,可编程集成电路5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使第二继电器KM2吸合,切断了控制器和交流接触器KM的控制电源,使交流接触器KM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3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式自锁阀
- 下一篇:调整叶片单元泵内压缩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