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强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1315.9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强;牛川;丁丽丽;许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污水处理 强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污水净化领域中的生物强化装置及方法,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强化装置及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
背景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废水可生化性差,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用传统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差,技术和经济上都存在较大困难,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物化处理工艺,例如:活性炭吸附法、湿式氧化法、蒸馏法等,运行费用高,投资大,效果仍很不理想;采用焚烧法,或经大倍数加水稀释化进行生化处理,费用更加昂贵,工程化应用困难。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3·d,最高的可达30~50kgCOD/m3·d;厌氧菌对营养需求低、耐毒性强、可降解的有机物分子量高;剩余污泥量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在全社会提倡循环经济,关注工业废弃物实施资源化再生利用的今天,厌氧生物处理显然是能够使污水资源化的优选工艺。近年来,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工艺由于具有厌氧过滤及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点,作为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的一项技术。对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应性也强,且其结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相对简单,造价也相对较低,技术已经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处理业界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应用。但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仍存在一定缺陷,进水中悬浮物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00mg/L以下,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并且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23837.8,发明名称为一种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该申请案公布了芬顿氧化法-EGSB-MBR组合系统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6051.0,发明名称为催化铁还原与厌氧水解酸化协同预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该申请案将毒害污染物的毒性官能团脱出,减少毒性污染物对厌氧微生物毒害作用。
以上研究虽能提高废水综合生物降解性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进水悬浮物较高的污水处理效率难以保证,同时对低温下污水厌氧处理,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本发明所采用的填料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可以在发挥电解作用的同时吸附和絮凝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化学强化低温下微生物处理效果,弥补现有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技术中产热量不足,难以提高污水温度,污水降解效率不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厌氧污水生物处理中难降解物质(如酰胺、脂类、有机酸等)处理效率低的不足,以及厌氧反应器在低温下运行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强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方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强化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所述的厌氧反应器中设置有金属电极板,金属电极板与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金属电极板安装在厌氧反应器的污泥区,金属电极板设有1组以上,金属电极板通过电池板连接导线与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为太阳能多晶硅或单晶硅。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强化方法,其步骤为:
(a)在厌氧反应器外安装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与金属电极板相连接,并处于断路状态;
(b)接种污泥,保持厌氧反应器内有机负荷低于1kgCOD/m3·d,运行2个月后逐渐提高进水浓度至2kgCOD/m3·d,对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驯化;
(c)污泥经3~6个月完成驯化后,向污泥区加入新型活性催化微电解填料,控制填料与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区体积比为0.1~0.2;
(d)待颗粒污泥中有机物适应新型活性催化微电解填料共存环境后,接通电路,使污泥-填料体系在外加电压1~3V的状态下运行,形成外电场-微生物-微电解强化反应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1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