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站用分离式热管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9972.X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1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耀云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站用 分离 热管 空调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空调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机站用分离式热管空调器。
(二)背景技术
对于常用的热管空调器来说,通常是将相变蓄能介质充入到密封的管道中,管道的一段设置冷凝器,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成散热器,从而来调节不同环境中的温度。
一般的变相蓄能介质的为氟利昂,也可以采用水、盐水及卤水等为主的混合物。容器里面装有相变蓄能介质后,容器按需要组装垒起来,通过风机转动吹风使变相材料由液体吸热量后相变为气体;然后经过循环再将气体放出热量后变成液体,从而完成热量的转移。
对于利用自重力实现循环的热管空调器来说,属于不采用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存在冷凝器和散热器中热交换效果差,热交换速度非常缓慢,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可用于机站的分离式热管空调器。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热交换速度快的热管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值达到4K~9K的热管空调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机站用分离式热管空调器,包括室内冷凝器、室外散热器以及室内冷凝器与室外散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所述管道中适当填充变相蓄能介质,所述室外散热器和室内冷凝器都包括主管1、支管2、波纹翅片4和框座5,多个表面层支管6并排穿插于表面层波纹翅片7中,所有的表面层支管6的两端都液密封地连接到对应的主管 上构成表面散热层;多个中间层支管10并排穿插于中间层波纹翅片8中,所有的中间层支管10的两端都液密封地连接到对应的主管上构成中间散热层;多个背面层支管11)并排穿插于背面层波纹翅片9中,所有的背面层支管11的两端都液密封地连接到对应的主管上构成背面散热层;所述的表面散热层、中间散热层和背面散热层都设置在框座5中。
带有表面层波纹翅片7的表面层支管6与带有中间层波纹翅片8的中间层支管10之间具有层向的第一翅片间隙12;带有中间层波纹翅片8的中间层支管10与带有背面层波纹翅片9的背面层支管11之间具有层向的第二翅片间隙13。
其中每个散热层都有对应的两根主管,表面层支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到表面层的主管上;中间层支管1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到中间层的主管上;背面层支管1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到背面层的主管上。
在室内冷凝器和室外散热器中,每个散热层都属于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所述主管1和各个支管中所充填的变相蓄能介质为氟利昂。
所述散热层设置为4层。
所述散热层设置为5层或5层以上。
所述室内冷凝器与室外散热器之间的垂直高度差为1.4米~2.2米。
【有益效果】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优点如下:由于将波纹翅片连同支管分为多个层,各个层之间设置有翅片间隙,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和提高了热交换速度,将热交换提升至4K~9K。多个层分属于不同的循环系统,相互之间独立,互不影响,提高了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热交换装置(室内冷凝器或室外散热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装置(室内冷凝器或室外散热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三层支管式室内冷凝器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四层支管支室内冷凝器的剖视图;
图5为室内冷凝器和室外散热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该技术方案:
对于机站等特殊场合使用的热管空调器来说,通常包括室内冷凝器和室外散热器即热交换装置,也就是说室内部分称之为冷凝器(即室内机),室外部分称之为散热器(即室外机)。
在冷凝器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这些管道称之为主管,主管还称作气管或液管,在冷凝器和散热器的内部主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并排连接的支管,在支管的外部设置有多层的波纹翅片,用于增强支管的散热面积或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在主管和支管中适当填充变相蓄能介质,所述的相变蓄能介质为氟利昂。
可扩展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耀云,未经董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固体充填开采三维模拟实验平台
- 下一篇:X射线检查方法和X射线检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