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69236.4 申请日: 2011-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2283095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康珉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彩色 玉米 杂交种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彩色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糯玉米又称蜡质玉米或粘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生突变再经人工选育而成的玉米新类型,受单隐性基因wx控制,籽粒胚乳淀粉全为支链淀粉。与普通玉米相比,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加工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还富含谷氨酸、丙氨酸、色氨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16%,鲜食蒸煮后籽粒粘软柔嫩、清香味甜、皮薄无渣、口感软滑、适口性好,除作为菜用玉米鲜食外,可加工成各类特色食品,还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由于糯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和多样化的加工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早在1936年美国就开始了糯玉米的研究工作,大约在1942年育成了第一个糯玉米双交种,此后一大批糯玉米杂交种被相继培育出来。目前,美国的糯玉米年种植面积在40万公顷左右,主要以黄糯玉米为主。中国是糯玉米的起源中心,栽培历史已有250余年,但对糯玉米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起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收集糯玉米地方品种,多年来各地只是零星种植一些农家品种,品种少、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我国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糯玉米的杂交育种工作,已育成一批糯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主要以黄色和白色糯玉米品种为主。2003年全国糯玉米种植面积达26.7万公顷,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糯玉米的需求不仅仅是食味品质,还包括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等诸多方面,要求育成能够满足不同用途、不同品质、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多元化糯玉米品种。目前我国选育的糯玉米品种颜色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开展彩色糯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对糯玉米色、香、味俱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糯玉米杂交种色彩单一的不足,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糯玉米杂交种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彩色糯玉米杂交种是指同一穗具有三种颜色以上籽粒的糯玉米杂交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和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彩色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以白色糯玉米自交系为母本、黑色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杂交选育彩色糯玉米杂交种。

所述的白色糯玉米自交系是YWL1,所述的黑色糯玉米自交系是YWL6。

用所述的白色糯玉米自交系YWL1为母本、黑色糯玉米自交系YWL6为父本杂交,所选育的彩色糯玉米杂交种是彩糯3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材料YWL1和YWL6均已在非专利文献中公开,并且上述生物材料申请人均有保存,申请人保证自本专利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发放。申请人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头街桃园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0871-5892503,邮编:650205。

YWL1和YWL6已在黄云霄,陈洪梅,谭静,段智利,汪燕芬,吕宏斌,番兴明. 2007. 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科学,15(5):17-21.中公开。

本发明利用白色糯玉米自交系YWL1为母本、黑色糯玉米自交系YWL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彩色糯玉米杂交种彩糯3号的特征特性:植株清秀整齐,株型披散,叶鞘绿色;平均生育期118天左右;平均株高265厘米、穗位高85厘米、穗长18.5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鲜百粒重45克;花丝白色,雄穗分枝多,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多;苞叶覆盖好,果穗柱型,籽粒有白、红、灰、紫、黑五种颜色,排列整齐,外观品质优良,果皮薄、糯性好、食味品质佳;一般亩产鲜果穗4500个左右,产量可达800-1000千克。

母本白色糯玉米自交系YWL1的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株高170厘米、穗位高75厘米、穗长15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2粒左右;花丝淡绿色,雌雄协调,雄穗分枝3-6个,护颖绿带浅紫色,花药黄色,花粉量中等;果穗柱型,籽粒白色,穗轴白色,糯性强,适口性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