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机的均压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9059.X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良夫;毛利有延;栗原真一;早藤健司;须藤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B23K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日本国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均压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点焊的焊接机,尤其涉及焊接机追随工件部件而动的均压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焊是将组合后的工件部件紧夹在电极之间,电流以及加压力集中在电极处而局部加热,并同时由电极进行加压。
这种焊接机连接在机器人手臂上,或者是使焊接机固定于规定的位置,在机器人的教导下可以焊接在准确的位置。
在工件部件和电极处于准确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均等的力作用在工件部件的两侧。但是电极有消耗,所以很难使工件部件和电极的位置关系始终保持恒定。而且,在机器人的教导精度不佳的情况、工件部件的冲压精度不佳情况等,位置关系变得不准确,结果在焊接机的加压动作下产生工件部件变形等不良状况。
因而需要有一种焊接机,该焊接机具备即使在工件部件和电极的位置关系或多或少产生些误差的情况下,也吸收上述误差的均压器装置。即,均压器装置是可以吸收因工件部件和电极的位置关系而产生的误差的装置。
利用专利文献1,对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机和均压器装置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该焊接机110具有连接在机器人手臂上的固定支架120和受到均压的焊接机本体130。在焊接机本体130中,在臂132的一侧设置有加压轴151,在加压轴151的顶端设置有一电极181;在臂132的另一侧设置有另一电极182。
加压轴151受电动机159的驱动而前后移动,电极182位于加压轴151的轴线上。因此,两侧的电极181,182大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靠近或分离。
在固定支架120和焊接机本体130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均压器装置190。该均压器装置190构成为:焊接机本体130受电动机199的驱动而相对于固定支架120移动。移动的方向是与加压轴151平行的方向。两个电动机159、199是附带编码器的伺服电动机,应用由编码器得到的位置信息、电动机159、199的转矩以及电流信息,可以准确控制电极181、182的位置。
但是,该焊接机110使用两个电动机159、199,整体变得较大,因而难以形成紧凑式焊接机。此外,由于机器人手臂的控制和两个电动机159、199的控制一同进行,所以控制系统复杂,设定等方面需要花费大量人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900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进行点焊的焊接机中对均压器装置进行改进,从而使其整体结构紧凑的焊接机。此外,其还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进行操作开始前的设定的焊接机。而且,其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快速动作来缩短操作时间的焊接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涉及的均压器装置,采用如下措施,即:在具有焊接机本体和连接在机器人手臂或固定台上的固定支架的焊接机中,将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焊接机本体连接起来,其中:所述焊接机本体具有使一方的电极移动的加压轴,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呈柱体状的固定部件,在所述焊接机本体中设置有将所述固定部件收纳在内部的可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的下表面和所述加压轴位置靠近,为使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仅在与所述加压轴平行的方向上可以相互移动,而在所述固定部件的侧面和所述可动部件的侧面之间设置限制机构,所述加压轴具备将面对所述固定部件的一侧的一部分切除后形成的切槽部,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前部具备从动杆,该从动杆被轴支于固定部件,并且一端与所述可动部件的前表面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压轴相抵接,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后部与所述可动部件的后表面之间,具有起到使两部件彼此分离的作用的弹簧。
此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均压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涉及的均压器装置采用所述限制机构通过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的凹槽与在另一侧的表面上设置的人字部可滑动地啮合来形成的措施。此外,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均压器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涉及的均压器装置,采用所述从动杆在端部具备辊轮的措施。
本发明的焊接机通过在均压器装置上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可以更加紧凑。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均压器装置是机械式,能够快速动作。此外,本发明的焊接机的控制对象仅限定为加压轴的简单运动。其结果是操作开始前的设定可简单实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对本发明的均压器装置进行说明的概要图,(a)是俯视图,(c)是根据(a)的A-A向视得到的截面图,(b)是根据(c)的B-B向视得到的截面图。
图2详细表示图1的均压器装置,(a)是根据图1(c)的C-C向视得到的截面图,(b)是根据(a)的D-D向视得到的截面图,(c)是根据图1(a)的A-A向视得到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原株式会社,未经小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9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