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8496.X | 申请日: | 201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钱庆利;袁国卿;张忠国;宫晨皓;程言君;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水中 溴酸盐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化学领域,特别涉及降低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中的溴酸盐是臭氧消毒过程中溴化物被臭氧氧化的产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其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长期饮用高溴酸盐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为了消除溴酸盐的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饮用水中溴酸盐浓度的限制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在《饮用水水质准则》中,将水中溴酸盐的限值定为0.025mg/L,2004年修改为0.01mg/L;欧盟2003年执行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浓度为0.025mg/L标准,后于2008年修订为0.01mg/L;美国EPA于1998年制定的标准要求溴酸盐最高值为0.01mg/L;英国于2003年执行与美国同样限值的标准。为了消除溴酸盐的危害,我国在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1日实施)中提出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高限值为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保持一致。
由于臭氧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消毒方法,且成本较低,近年来在我国引用水企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而致使矿泉水中溴酸盐的问题凸显出来。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开展的关于瓶装水中溴酸盐专项抽查中,发现104种瓶装水中有13种产品溴酸盐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超标率接近11%。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溴酸盐的浓度须低于0.01mg/L。饮用水中溴酸盐浓度限值的制定为消除其危害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其达标的实现离不开技术上的有力支持。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控制技术,并进行相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有效执行我国饮用水相关标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控制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浓度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臭氧消毒后采取措施直接去除水中的溴酸盐。由于溴酸盐在水中具有高的溶解稳定性,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溴酸盐的去除效率较低,如采用铝盐或铁盐混凝处理仅能去除5-20%的溴酸盐[Hossain,I.,Longoria,R.,and Joost,R.,World Water Environ.Eng.,1996,19:24-25;M Siddiqui,G Amy,K Ozekin,W Zhai,P,J.Am.Water Works.Assoc.,1994,86:81-96]。因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各种新的去除技术,主要有纳滤/反渗透、UV辐射、光催化、电弧放电、电化学法、生物降解、活性炭吸附、化学还原等。纳滤对BrO3-去除率为75-100%,但其处理成本较高,且产生较多的浓水[Marhaba,T.,and Medlar,S.,Proceedings AWWAWater Quality Technology Conference,Miami,FL,1993。MJ Prados-Ramirez,N Ciba,MM Bourbigot,Water Supply,1995,13:61-70]。米用180-300nm波长的UV进行辐射能够将BrO3-还原为Br-[Siddiqui,MS;Amy,GL;McCollum,LJ,Ozone:Sci.Eng.,1996,18:271-290],但其去除率较低,为3-38%,且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Siddiqui,M.,Amy,G.,Zhai,W.,Ozekin,K.,Westerhoff,P.,and Chandrakanth,M.,Water Quality:Proceedings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881,1994],而且UV辐射强度也会影响溴酸盐的去除效果[Peldszus,S;Andrews,SA;Souza,R,et al.,Water Res.,2004,38:211-217]。相对UV辐射而言,光催化能够显著提高BrO3-的还原率,但该技术反应时间较长,且易受竞争离子的影响[Mills,A.,Belghazi,A.,and Rodman,D.,Water Res.,1996,30:1973-1978]。电弧放电可产生高温等离子体,激发出UV射线,UV射线可分解溴酸盐;电弧放电能耗低于UV辐射,但是同时去除效果也低于UV辐射[Siddiqui,M.,Amy,G.,and Cooper,W.,ACS Symp.Ser.Water Disinfect.Natural Organic Matter 649,366,1996a]。活性炭毡电极可以在短时间内将BrO3-还原,但是阴极竞争析氢会减少去除BrO3-的电流效率,使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Naoyuki Kishimoto,and Nobuaki Matsuda,Environ.Sci.Technol.,2009,43(6),2054-2059]。利用常年湿润的土壤中固有的碳中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使BrO3-减低到限值以下,但是它主要用来处理土壤中的水分,而且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研究[Butler,R.,Cartmell,E.,Godley,A.,and Lytton,L.,Groundwater 2004,University of Waterloo,Waterloo,Ontario,Canada,19-22 July2004]。在去除溴酸盐的工艺中,活性炭吸附简单易行,粒子内扩散是活性炭吸附去除的主要模式[Winn-Jung Huang,Yung-Ling Cheng,Sep.Purif.Technol.2008,59:101-107],但是水中其它离子(如Cl-、Br-、SO42-、NO3-等)和天然有机物质的存在会占据吸附活性位,而降低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Mary Jo Kirisits,Vernon L.Snoeyink,Joop C.Kruithof,Water Res.,2000,34(17):4250-4260]。化学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溴酸盐还原为溴化物,同时还原剂被氧化,如Fe2+被氧化为Fe3+。在化学还原法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还原剂是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简称:ZVI)。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活性,近几年,纳米级零价铁(Nanoscale zero valent iron,简称:NZVI)在环境水体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Wei-xian Zhang,J.Nanopart.Res.,2003,5:323-332]。由于NZVI的潜在应用方式主要是将NZVI注入地下蓄水层,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散堆NZVI的合成与性能。但是由于NZVI超强的还原性和表面活性,其很容易老化而降低反应活性,而且如果没有惰气保护,散堆NZVI在室温下即可重结晶[Qiliang Wang,Sanghyup Lee,Heechul Choi,J.Phys.Chem.,2010,114:2027-2033]。因此,在NZVI制备方法的研究中,种类众多的稳定剂成为了研究的重点[Bing Geng,Zhaohui Jin,Tielong Li,Xinhua Qi,Chemosphere,2009,75:825-830;Feng He,Dongye Zhao,Environ.Sci.Technol.,2005,39:3314-3320;Feng He,Dongye Zhao,Juncheng Liu,Christopher B.Roberts,Ind.Eng.Chem.Res.,2007,46:29-34;Tanapon Phenrat,Yueqiang Liu,Robert D.Tilton,Gregory V.Lowry,Environ.Sci.Technol.,2009,43:1507-1514],但是在饮用水的处理中,稳定剂的存在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散堆NZVI的使用也会影响饮用水的浊度。因此该类方法不宜用于饮用水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