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7679.X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3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魏少红;朱泮民;李晓燕;胡红伟;许军辉;袁英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记 电流 免疫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玻碳电极和设置在玻碳电极外表面的膜层组构成,所述膜层组由普鲁士蓝膜层、第一纳米金膜层、L-半胱氨酸膜层、第二纳米金膜层和苯并(a)芘抗体膜层组成,所述普鲁士蓝膜层与玻碳电极相邻设置,普鲁士蓝膜层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纳米金膜层、L-半胱氨酸膜层、第二纳米金膜层和苯并(a)芘抗体膜层,该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的结构为:玻碳电极/普鲁士蓝膜层/第一纳米金膜层/L-半胱氨酸膜层/第二纳米金膜层/苯并(a)芘抗体膜层。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玻碳电极经打磨抛光处理,之后用二次蒸馏水超声清洗2~5分钟;
(2)电沉积普鲁士蓝膜层
将预处理好的玻碳电极置于溶液A中,溶液A为FeCl3、K3[Fe(CN)6]、KCl和HCl的混合溶液,其中FeCl3的浓度为2.5mmol·L-1,K3[Fe(CN)6]的浓度为2.5mmol·L-1,KCl的浓度为0.1mol·L-1,HCl的浓度为0.1mol·L-1,在0.4V恒电位沉积40秒,用二次蒸馏水冲洗,之后再置于溶液B中,溶液B为KCl和HCl的混合溶液,其中KCl的浓度为0.1mol·L-1,HCl的浓度为0.1mol·L-1,在-0.05~0.35V以50mV·s-1循环扫描25圈,之后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置于100℃加热1~1.2小时,在玻碳电极外表面制得普鲁士蓝膜层;
(3)电沉积第一纳米金膜层
玻碳电极经步骤(2)处理后置于100mg·L-1的HAuCl4溶液中在-0.2V恒电位扫描30秒,电沉积第一纳米金膜层,在普鲁士蓝膜层上制得第一纳米金膜层,之后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干净;
(4)自组装L-半胱氨酸膜层
玻碳电极经步骤(2)和步骤(3)处理后置于L-半胱氨酸溶液中,在0~35℃浸泡4~6小时,在第一纳米金膜层上自组装得到L-半胱氨酸膜层;
(5)自组装第二纳米金膜层
制备纳米金溶液:取10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的氯金酸溶液,搅拌、加热,至沸腾后加入2.5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柠檬酸钠溶液,继续搅拌并保持沸腾10~20分钟,之后保持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金溶液;
所述纳米金溶液在0~35℃下,用离心分离器以30000转/分的转速浓缩20分钟,之后弃去上清液,向剩余液中加入0.01mol·L-1的NaCl溶液0.1~0.5mL,得到溶液C;
玻碳电极经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处理后置于溶液C中,在0~35℃浸泡8~12小时,在L-半胱氨酸膜层上自组装得到第二纳米金膜层;
(6)自组装苯并(a)芘抗体膜层
玻碳电极经步骤(2)、步骤(3)、步骤(4)和步骤(5)处理后置于0.1~1mg·L-1的苯并(a)芘抗体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8~12小时,在第二纳米金膜层上自组装得到苯并(a)芘抗体膜层,之后用二次蒸馏水冲洗,然后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卵清白蛋白溶液中,在37℃温育2~2.5小时,制得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打磨抛光处理是将玻碳电极用三氧化铝悬浮液在麂皮上打磨抛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标记电流型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纳米金膜层中的纳米金的粒径为90~1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