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铬酸雾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7657.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坚;钟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铬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净化镀铬工艺中产生的酸雾的镀铬酸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铬是一种微带天蓝色的银白色金属,具有很强的钝化性能,在大气中很快钝化,显示出具有贵金属的性质,反光能力强,耐磨性好。铬层在大气中很稳定,能长期保持其光泽,在碱、硝酸、硫化物、碳酸盐以及有机酸等腐蚀介质中非常稳定,但可溶于盐酸等氢卤酸和热的浓硫酸中。
由于镀铬层的优良性能,广泛用作防护和装饰性镀层体系的外表层和机能镀层。传统的镀铬工艺,其电镀液以铬酸为基础,以硫酸作催化剂,两者比例为100:1,其工艺优点为:镀液稳定,易于操作,无论镀光亮铬还是镀硬铬,镀层质量都比较高,具有光亮、耐磨、稳定等优点,所以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镀铬过程中由于使用不溶性阳极,阴极效率又很低,致使大量氢气和氧气析出。当气体逸出液面时,带有大量铬酸,形成酸雾进入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对于镀铬酸雾的处理,有采用铬雾抑制剂进行处理,也有采用吸收净化方式处理。
铬雾抑制剂有多种,常见的有F-53铬雾抑制剂(全氟烷基丁烷磺酸钾),呈白色片状结晶或黄色粉末,稍溶于水。使用时,先将F-53用水调成糊状,加水稀释,煮沸溶解,静置片刻,将溶液倒入热至50-60℃的镀槽内,并避免把未溶的F-53直接倒入镀槽。铬雾抑制剂在镀液中形成的泡沫层,严密覆盖在镀液表面,当带有铬酸的氢气和氧气析出时,与表面泡沫层相碰撞,无数微小的铬酸雾结合成较大的雾滴,由于雾滴重量增大,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铬酸使又重回液面,而氢和氧气继续上升,直到离开液面,以此抑制铬酸的逸出。但此方法存在下列问题:1、在含铬酐50g/1的低浓度镀铬液中起泡现象不明显,效果不理想;2、排风设施不可能被完全取消;3、F-53溶解度很低,必须先以小于1%的浓度特其溶解于沸水中并趁热搅拌加入镀液中;4、因泡沫中积聚着大量氢气和氧气温合气体遇火花或过热时易产生爆鸣,故还要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5、抛光后的工件必须除尽抛光膏后再镀铬,否则合严重影响F-53的使用寿命;6、在选用F-53时应注意其使用温度;7、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镀铬废水时,F-53有可能降低树脂对六价铬的交换容量。
由于铬雾抑制剂在使用时操作难度较大,对镀铬酸雾的处理方法仍以吸收净化处理为主,吸收净化处理主要包括湿法和物理吸收法两种。虽然湿法吸收是有效的,但设备庞大,很少采用,物理吸收通过物理吸收器完成,其工作方式多样,诸如螺旋式、离心式、冷却式、挡板式、填料式等,体积虽小,但结构复杂,因铬雾中带有大量的水气和杂质,其水气和杂质容易造成设备异常,维护不便,吸收净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过滤净化效果好的镀铬酸雾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铬酸雾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镀铬酸雾收集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和排气口,所述喷淋装置位于箱体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箱体下部还设有排液口,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维护方便。
前述的镀铬酸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有四层。
前述的镀铬酸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内设有过滤网。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通过过滤网的过滤,使镀铬酸雾吸附在过滤网上,通过喷淋装置对过滤网喷淋冲刷,将镀铬酸雾废液收集在箱体底部,最后通过排液口排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多层过滤网的设置增强了过滤净化效果;排气口内的过滤网做为最后一道过滤,彻底防止铬酸雾气的排出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镀铬酸雾过滤装置的箱体1上设有进气口2、排气口5和排液口6,排气口5内设有过滤网3,排液口6设于箱体1的下部,箱体1内部设置有四层过滤网3,进气口2位于最底层过滤网3的下方,箱体1顶部设有喷淋装置4,喷淋装置4位于箱体1顶部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