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67031.2 | 申请日: | 201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山;郭捷;赵海军;魏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隙 倾角 测量方法 及其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芯裂隙倾角的一种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岩芯中较平直裂隙倾角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离不开钻探技术,包括前期的地表探矿钻探和后期的井下构造钻探。钻探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提取出来的岩芯进行编录分析和存档,为日后的开采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由于岩芯在提取出来之后相对于原产状已经发生了未知角度的旋转,故岩芯内部包含的节理裂隙的倾向无法准确获得,从而也只能取其与岩芯进尺方向的夹角作为这些节理裂隙的倾角。岩芯裂隙倾角及其发育情况是分析岩体完整程度以及岩体质量等级分级的重要参数,也是推测岩体内部裂隙水存在与贯通情况的主要依据,因此,岩芯裂隙倾角的准确统计记录是岩芯水文地质编录的重要工作。目前,对岩芯裂隙倾角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用量角器和直尺相结合直接进行模糊测量的方法,即保持直尺与岩芯进尺方向大致一直,用量角器测得裂隙破裂面与直尺之间的夹角,由于直尺处于不固定的状态,因此这样得到的结果误差很大,不利于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中由于装置自身结构及精度等方面缺陷而无法方便准确的测量岩芯裂隙倾角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岩芯平放与水平地面上,并使岩芯椭圆形断面的长轴保持水平;
(2)分别用双手捏住两组夹具的手柄使夹具虎口张开,并使夹具虎口竖直对准岩芯,此时放开手柄,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岩芯被夹紧并保证与固定基座底面圆弧面接触紧密;
(3)前后拖动指针钢板到合适位置,在用力按下指针钢板端部的同时旋转量角器,使量角器的底边与裂隙面保持紧密接触,此时的指针所对应的刻度为裂隙与岩芯进尺方向的夹角角度,即裂隙的倾角。
本发明的一种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的专用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立方体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个侧面分别安装有两组夹具,所述固定基座的前端面居中镶嵌安装有一个指针钢板。
所述固定基座下底面为凹陷的圆弧面设计。
所述两组夹具安装于固定基座两侧的夹具基座内,并由夹具销钉进行固定,且夹具销钉上安装有弹簧。
所述夹具虎口为圆弧形设计。
所述指针钢板可以在允许行程内自由伸缩,其前端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一个量角器,该量角器可以绕圆心部位的固定螺丝自由旋转。
所述指针钢板中间部位为中断销钉连接方式,前后两段通过指针钢板销钉连接,且钢板前端可绕指针钢板销钉自由旋转。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岩芯裂隙倾角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采用了弹性夹具确保指针钢板与岩芯进尺方向的固定一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以往装置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不足,省时省力,方便快捷。装置采用纯机械式设计,不受电力、信号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随取随用,无需定期维护。对于尺寸较大或较小的岩芯,只需适当调整固定基座及夹具张开尺寸即可,其他不用更换,便于各种工况下进行随时测量,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岩芯裂隙倾角测量装置的一实施例总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岩芯裂隙倾角测量装置的一实施例总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岩芯裂隙倾角测量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夹具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示:
固定基座1 夹具2 指针钢板3
夹具手柄4 弹簧5 固定螺丝6
量角器7 夹具虎口8 夹具基座9
夹具销钉10 指针钢板销钉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