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工位研孔专用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893.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杜辰;张钧;王文春;于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工位研孔 专用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机床,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同一工序需要重复进行、尺寸公差及形状公差要求较严、批量较大零件研磨的六工位研孔专用机床。
背景技术
图4所示的一种油泵泵体,泵体的中心孔是泵轴安装用孔,直径公差是0.01mm,圆柱度公差是0.004mm,产量在40000件/月。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研磨棒安装在台钻主轴上,开动台钻,研磨棒旋转,操作人员手持泵体使研磨棒插入孔1,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泵体,达到研磨孔1内表面的目的,每个泵体需研磨4遍,工作台上并列四个台钻,每个台钻夹持一根研磨棒,研磨棒直径依次变大,研磨到第四遍时,孔的直径达到图纸要求。在台钻上研磨孔的缺陷是:效率低;采用人工手持泵体,造成工件加工质量与操作者的技能和工作状态有直接关系;增加了人为因素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六工位研孔专用机床,可以提高研磨效率,使研磨质量更加稳定(公差离散度小)、减轻劳动强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六工位研孔专用机床,其特征是:主要由床身、液压转台、动力头、多头器构成,所述床身工作台面上对称垂直固接两根立柱,立柱上端固接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中心固接有动力头,所述动力头通过联轴器与多头器连接,所述床身工作台面中心对应多头器轴心线固接有液压转台,所述液压转台的旋转工位上设有安装工件的工装。
所述床身工作台面周边设有护罩。
有益效果:人工研磨效率:1件/分钟,专用机床研磨效率:4件/分钟;每件节省工时:0.75分钟,每月产量:40000件,每月节省工时:40000件×0.75=30000分钟,每年节省工时=12×30000=360000分钟,相当于360000/480=75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人工成本按150元计。节省人工成本:750×150=112500圆人民币;公差离散度小,研磨质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工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多轴器工作示意图;
图4是需要加工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1-3,一种六工位研孔专用机床,主要由床身1、液压转台3、动力头6、多头器7构成,所述床身工作台面上对称垂直固接两根立柱4,立柱上端固接有上安装板5,所述上安装板中心固接有动力头6,所述动力头通过联轴器(图中未示)与多头器7连接,所述床身工作台面中心对应多头器轴心线固接有液压转台,所述液压转台的旋转工位上设有安装工件的工装8。所述床身工作台面周边设有护罩2。液压转台与床身刚性连接。护罩与床身刚性连接。上安装板通过立柱与床身刚性连接。当动力头的主轴旋转时,通过联轴器带动多轴器的主动轴旋转。多轴器的主动轴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多轴器的四个从动轴旋转,研磨棒安装在从动轴的下端,这样,研磨棒也就随着旋转。动力头的主轴除了旋转外,还能够象油缸的活塞杆一样伸出(缩回),这样,研磨棒在旋转的同时,还能有一个轴向的进给,使得研磨棒能够插入泵体的泵轴孔内进行加工。液压转盘为六工位,每次转动60度。动力头、液压转台和多头器均可选用市场销售的现成产品。
工作过程:
如图2的图A-B所示,工位I装第一个工件,工位II、III、IV、V、VI此时为空工位,图B所示,液压转盘顺时针旋转,工位II到60度的位置,工位I转到第一个研磨棒9的下方,工位VI转到装卸工件的位置,装第二个工件,此时油压动力头带动多轴器旋转并向下运动,第一个研磨棒对第一个工件进行第一次研磨,第一次研磨结束后,油压动力头带动多轴器上升,研磨棒与工件脱离接触;
如图2的图A-B-C所示,液压转盘顺时针旋转,工位III到120度的位置,工位I转到第二个研磨棒的下方,工位VI转到180度位置的第一个研磨棒的下方,此时油压动力头带动多轴器旋转并向下运动,第一个研磨棒对第二个工件进行第一次研磨,第二个研磨棒对第一个工件进行第二次研磨,工位V转到240度位置装卸工件的位置,装第三个工件,研磨结束,油压动力头带动多轴器上升,研磨棒与工件脱离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