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6124.3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天;梁德声;邹剑平;廖兴群;蔡小娟;孔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传统的电池,如镍氢电池采用负极湿法制片,用金属带做负极基体,在金属带表面镀上光滑的镍层,制片后会存在粉体掉落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粉体掉落的基体。
一种基体,用于与粉体结合形成电池中的负极片,包括基体主体,在所述基体主体与粉体结合的表面上设有粗糙部。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由突起、凹坑、网纹和带毛刺的贯穿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形成。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粉体掉落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一种基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体主体;
在所述基体主体与粉体结合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部,所述基体主体与粗糙部形成用于与粉体结合形成电池中的负极片的基体。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由突起、凹坑、网纹和带毛刺的贯穿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通过喷砂或刻蚀形成。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粉体掉落的电池。
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外壳、盖帽和带开口端的外壳,所述隔膜置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且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三者卷绕成电芯后放入所述外壳内,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正极片与所述盖帽相连,所述电解液灌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盖帽密封所述外壳的开口端,所述负极片包括相结合的基体和粉体,所述基体包括基体主体,在所述基体主体表面上设粗糙部。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由突起、凹坑、网纹和带毛刺的贯穿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形成。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粉体掉落的电池的制造方法。
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体主体和粉体;
在所述基体主体与粉体结合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部,所述基体主体与粗糙部形成基体,将基体与粉体结合在一起形成负极片;
提供正极片、隔膜、盖帽、电解液和带开口端的外壳;
将所述隔膜置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且将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三者卷绕成电芯后放入所述外壳内;
将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外壳相连,将所述正极片与所述盖帽相连,将电解液灌入所述外壳内,将所述盖帽密封所述外壳的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由突起、凹坑、网纹和带毛刺的贯穿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粗糙部通过喷砂或刻蚀形成。
上述基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在基体主体与粉体结合的表面设粗糙部,增加基体主体表面的粗糙度,使得基体与粉体结合时,粉体不易掉落,减少了粉体的掉落,提高了电池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基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基体与粉体结合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体10,用于与粉体结合形成电池中的负极片,包括基体主体11,在基体主体11与粉体结合的表面上设有粗糙部13。
基体主体11可为金属带。金属带可为钢带、铜带等。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金属带为钢带,钢带上设有孔15,孔15用于加强钢带的附料性能。对钢带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形成粗糙部13,以增大钢带表面的粗糙度。
粗糙部13可由突起、凹坑、网纹和带毛刺的贯穿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形成。该实施例中,粗糙部13为凹坑。凹坑可为圆坑、方形坑等。圆坑、方形坑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粗糙部13增加了基体主体11和粉体的结合力,使得粉体不易从基体主体11上掉落。粉体可为合金粉或石墨等。
如图3所示为基体与粉体结合的示意图,粉体20粘附在基体10的表面。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提供基体主体。
提供待粗糙处理的基体主体。基体主体可为金属带,如钢带、铁带、铜带等。
步骤S420,在基体主体与粉体结合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部,基体主体与粗糙部形成用于与粉体结合形成电池中的负极片的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6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