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烘干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5656.5 | 申请日: | 2011-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鲜;孙晓家;何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镀烘干机,适用于半导体元件及各种金属零件经电镀、研磨、清洗后的脱水烘干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烘箱对待烘干的整流桥产品进行烘干操作。产品分为塑封体和引脚两部分,电镀主要是对铜引脚进行镀锡处理,电镀好的产品经过多次清洗后,产品表面残存大量水渍,将产品横着紧挨着侧放到铝盘中,每盘平均放置120片产品,水渍自然滴落到铝盘底部,操作员将铝盘放置到烘箱中,烘干主要是利用烘箱高温将水汽蒸发掉的原理来解决产品表面水分。电镀后产品经过多次清洗后,表面依然存在电镀液中的微量硫酸、磷离子、钠离子、铜离子、添加剂等杂质成分,采用高温蒸发原理,水分蒸发后,杂质成分将附着于产品表面尤其是接触铝盘底部的产品基本完全浸泡在有杂质的水中,所以采用烘箱对产品进行烘干操作便会存在以下不足:一、产品经过烘箱150度100分钟烘烤后,才会彻底烘干,烘箱每烘烤一次可装5盘产品,每盘产品120片,即每分钟可烘干6片,每天按12小时计算,只有4320片的产能,如果要达到日产能1万片,至少需要3台烘箱,每台烘箱6KW,每天耗电216度,能耗大,且产量低。二、电镀液添加剂中的有机物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油脂粘附在塑封体表面,耐压的目的主要是测试产品塑封体表面与引脚之间是否绝缘,而油脂则会使塑封体与引脚导通,使耐压测试时发生引脚间放电打火现象,严重的甚至打坏塑封体,产品质量不佳。三、由于表面残存的钠离子,产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表面,一旦使用这种产品,通电过程中容易产生高压拉弧而炸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烘箱对产品进行烘干操作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镀烘干机,本发明极大的缩短了烘干时间,并且解决了耐压不良的废品烘烤残留造成引脚间耐压打火放电以及塑封体表面钠离子吸水造成客户端炸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镀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产品传输装置和密封盖,密封盖内分隔为冷风区和热风区,产品传输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穿过冷风区和热风区,冷风区连接有冷风供给机构,热风区连接有热风供给机构。
所述冷风供给机构包括鼓风机、冷风管、冷风罩和冷风嘴,冷风管与鼓风机连接,冷风罩设置在冷风区内且与冷风管连接,冷风嘴设置在冷风罩上。
所述热风供给机构包括热风机、热风罩和热风管,热风管与风机连接,热风罩设置在热风区内且与热风管连接。
所述产品传输装置为链条传输装置,链条为镂空的呈网状结构。
所述鼓风机为两台,分别通过冷风管与冷风区内链条传输装置上下两侧的冷风罩连接。
所述热风机为一台,通过热风管与热风区内的链条传输装置上下两侧的热风罩连接。
所述冷风罩上的冷风嘴为多个,多个冷风嘴在冷风罩上分布的垂直位置一致,且与链条传输装置呈25—35度角。
所述冷风区的温度为25℃±5℃,热风区的温度为150℃—200℃。
所述鼓风机的功率为200—300KW,鼓风机转速为每分钟2600—2900转,热风机功率为4—6KW。
所述产品传输装置的速度为240±10 cm/min,产品通过冷风区的时间为 9±1s,通过热风区的时间为23±3s。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包括机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产品传输装置和密封盖,密封盖内分隔为冷风区和热风区,产品传输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穿过冷风区和热风区,冷风区连接有冷风供给机构,热风区连接有热风供给机构,产品从冷风区通过时鼓风机产生的风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烘干时间过长以及水中杂质附着产品表面的问题,单台产能提升到每分钟8.3片,日产能提高到6000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日产能1万片的计划,至少需要2台烘干机,由于鼓风机使用功率为250W,热风机为5.5KW,每台烘干机共使用功耗6KW即每天耗电144度,每月可节约2160度电,能耗低;并且产品通过冷风区时,表面有杂质的水分已全部被吹走,再通过热风区进行烘干巩固,同时解决了油脂及钠离子在表面的沉积,避免了耐压打火以及客户端炸机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