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井补套增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5516.8 | 申请日: | 2011-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新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E21B29/10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赵建华 |
| 地址: | 16371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井补套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修补油井破损套管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生产和修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套管磨损、挤毁或长期腐蚀而损坏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油田的正常生产,因此,修复破损套管已成为油田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先用仪器定量或定性检测确定套管损坏的详细情况后对套管进行修复。由于套管损坏的原因复杂,且更换套管的程序也复杂,不仅强度大,所需费用也高。常用的方法为套管整形、取套换套、侧钻、套管补贴、套管加固及高效启动套管自动封堵和修复工艺。其中的套管补贴工艺是将一段修补材料内贴到套管损坏处,密封加固后时油、气井回复生产。具体的做法是将贴补件(如低碳波纹管)下入套管破损部位,然后用水力贴补器将波纹管胀圆,借助粘结剂紧紧挤贴在破损套管的内表面,形成不渗漏的密封层,风度破损套管。目前使用的水力贴补器是由地面提供的高压水源实施操作,现场操作时,高压水源提供的压力不能超过60兆帕,而且只能有一人在现场操作,其它人必须撤离设备100米以外,不仅作业成本高,且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修井补套增压器,这种增压器通过地面低压实施操作对损坏的套管进行修复,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作业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这种修井补套增压器包括上、下连接体,换向阀和上、下缸体;换向阀的阀盖有进水通道,阀芯为二位四通阀,四通之间在阀芯内通过滑块进行换位,阀座开有控制口K0、K3,换向阀阀座的上端连接上连接体,其下端连接上缸体;上缸体下端有与阀芯二通B口管线连通的孔,下缸体上开有控制口K1、K2,往复运动控制口和呼吸口,上缸体与下缸体之间由中间连接体连接,下缸体与下连接体连接;上、下缸体内对应装有上、下活塞,上、下活塞有与高压腔相通的中心孔,上、下活塞的上端分别有上、下无杆腔,上活塞杆的下端有与上无杆腔相通的孔,下活塞与下缸体之间有保压腔,下活塞内有与保压腔相通的蓄能腔,下活塞与上活塞杆螺纹连接;下连接体内装个高压单向阀,其中一个高压单向阀与下活塞杆连接,两个单向阀之间的环形空腔为高压腔;所述阀芯中的一通P口与进水通道、控制口K0相通,控制口K0与控制口K1、保压腔、控制口K2、控制口K3、阀芯下端依次接通,阀芯的二通B口通过管线与上有杆腔接通,阀芯的三通A口与上、下活塞的中心孔、高压腔相通,阀芯的四通T口与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接通;所述保压腔与蓄能腔、控制口K2相通;所述的蓄能腔内装蓄能器;所述的控制口K2与保压腔对应并相通;所述的往复运动控制口和呼吸口与下有杆腔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在地面将介质用增压泵低压压入,通过产品内部的换向阀与介质的进、出口、控制口形成的通路及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高压,将贴补工件压粘在破损套管的破损处内壁表面,新旧管结合面粘合力高,不需使用粘合剂,密封性好,修复效果好;消除了生产安全隐患,降低了作业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中段1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中段2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下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体、1a下连接体,2上缸体、2a下缸体,3阀盖,4阀芯,5阀座, 6进水通道,7保压腔, 8蓄能腔,8a蓄能腔进液孔, 9、9a上、下活塞, 10、10a上、下活塞杆,11孔,12中间连接体,13孔,14往复运动控制口,15呼吸孔,16、16a上、下无杆腔,17、17a上、下有杆腔,18高压腔,19弹簧,20密封导套,21密封支撑杆,22、22a单向阀,23管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新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新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