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降噪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4722.7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丰弛声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33/00;B32B37/06;B32B37/10;B32B3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江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吸音、隔音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吸音降噪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吸音降噪所使用的吸音棉主要包括玻璃棉、岩棉和聚酯纤维吸音棉等。这些材料均具有吸音降噪效果,但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均具有缺陷。其中玻璃棉是将石灰石、叶腊石、石英砂、硼镁石、萤石等岩石粉碎成粉末,搅拌均匀并配以硫酸钠、芒硝等物质后,在1000~1500℃下熔融,通过不同技术(如拉丝、吹丝、离心等)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耗能极大;在使用过程中玻璃棉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及粘膜危害极大,且玻璃棉使用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恒定持续释放甲醛,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持久稳定的伤害。另外的聚酯纤维吸音棉等有机吸音材料很难达到消防B1级要求,另外其烟密度大,试验中有滴落物现象,会引起火灾蔓延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环保,节能的吸音降噪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音降噪材料,该吸音降噪材料由多层混合纤维层叠合而成,所述的混合纤维层由竹纤维、麻纤维以及低熔点纤维纠结而成。
上述的一种吸音降噪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泡阻燃,分别至少一浸一轧,其中轧液率在50-70%;
b、将阻燃后的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温度均为80℃~130℃;
c、将烘干后的竹纤维、麻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其混合比例为:竹纤维为20%~60%的质量百分比、麻纤维为20%~60%的质量百分比、低熔点纤维为20%~50%的质量百分比;
d、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梳理,梳理成1~3mm的层状;
e、将梳理后的纤维层根据需要的尺寸层层叠加,直到达到需要的厚度;
f、将叠加后的纤维层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温度为:140℃~220℃;
g、将烘烤后的纤维进行冷却定型后得到吸音降噪材料。
所述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为磷和硼,其浓度为10%~30%。
所述的g步骤后,可将吸音降噪材料切割至所需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吸音降噪材料,采用竹纤维和麻纤维作为原始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吸音降噪材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吸音降噪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吸音降噪材料,该吸音降噪材料由多层混合纤维层1叠合而成,所述的混合纤维层1由竹纤维、麻纤维以及低熔点纤维纠结而成。
上述的一种吸音降噪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泡阻燃,分别二浸二轧,其中轧液率在70%;所述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为磷和硼,其浓度为10%;
b、将阻燃后的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温度均为80℃;
c、将烘干后的竹纤维、麻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其混合比例为:竹纤维为20%的质量百分比、麻纤维为60%的质量百分比、低熔点纤维为20%的质量百分比;
d、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梳理,梳理成3mm的层状;
e、将梳理后的纤维层根据需要的尺寸层层叠加,直到达到需要的厚度;
f、将叠加后的纤维层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温度为:140℃;
g、将烘烤后的纤维进行冷却定型后得到吸音降噪材料;
h、将吸音降噪材料切割至所需尺寸。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吸音降噪材料,该吸音降噪材料由多层混合纤维层1叠合而成,所述的混合纤维层1由竹纤维、麻纤维以及低熔点纤维纠结而成。
上述的一种吸音降噪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在阻燃剂溶液中浸泡阻燃,分别三浸三轧,其中轧液率在50%;所述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为磷和硼,其浓度为30%;
b、将阻燃后的竹纤维和麻纤维分别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温度均为130℃;
c、将烘干后的竹纤维、麻纤维和低熔点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其混合比例为:竹纤维为50%的质量百分比、麻纤维为20%的质量百分比、低熔点纤维为30%的质量百分比;
d、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梳理,梳理成3mm的层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丰弛声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丰弛声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4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