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主动查看图片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64303.3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信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W4/14;H04W8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主动 查看 图片 视频 监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主动查看图片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可进行彩信业务的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在视频监控领域中,查看监控现场的图片和视频是监控系统的一项主要组成功能,其中在任意时间了解现场的状况是一项重要需求。然而,通常用户很难保证每时每刻都在监控现场,只能通过录像记录后再查看。这样使得监控人无法实时了解监控现场的状况。因此,该视频监控系统局限性较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实时传送监控情况,使用局限性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主动查看图片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手机主动查看图片的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处理单元,移动网络和手机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监控处理单元包括:
一视频采集模块,用于捕捉监控现场的图片;
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监控人的手机号码及查看监控现场的标志信息;
一储存器,用于存储监控人的手机号码及查看监控现场的标志信息;
一2G/3G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手机短信及向手机发送彩信;
一监控模块,用于解码所述手机短信,并控制所述视频采集模块捕捉监控现场的图片数量及拍摄间隔时间;
其中,所述2G/3G通讯模块、所述监控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及所述储存器依次连接;所述设置模块连接于所述储存器;整个所述监控处理单元与所述移动网络进行连接,所述手机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网络实现无线通信数据传输。
较佳地,所述标志信息为预先设定的短信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手机主动查看图片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监控处理单元上设置监控人号码和查看监控现场的标志信息,并存入所述储存器内;
S2、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向所述监控处理单元发送短信,所述监控处理单元接收并解析所述短信;
S3、所述监控处理单元采集监控现场图片,并通过移动网络将图片以彩信方式发送给所述手机终端。
较佳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开启所述监控处理单元;
S12、调用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监控人号码和查看监控现场的标志信息;
S13、将所述监控人号码和标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内。
较佳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所述2G/3G通讯模块接收所述手机终端发送过来的所述短信,并传输给所述监控模块;
S22、所述监控模块提取所述储存器内的监控人号码和所述标志信息,解析所述短信;
S23、所述监控模块将解析的所述短信内容传输给所述视频采集模块。
较佳地,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判断手机号码是否为监控人号码且是否带有标志信息,若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否,则退出程序。
较佳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对监控现场进行拍摄;
S32、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图片存储于所述储存器内,并发送给所述2G/3G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信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基信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4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家居控制系统以及家居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