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氮平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535.7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伟;崔道平;李悦青;廉明明;姚鸿杰;王亚坤;刘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9/04 | 分类号: | C07D409/04;G01N30/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氮平 有关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和药物分析领域,涉及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氮平(Olanzapine),化学名为2-甲基-4-(4-甲基-1-哌嗪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20N4S不低于98.0%,奥氮平为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在丙酮或氯仿中略溶,在甲醇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结构式如下。
Rao RN等人分离并表征了四种奥氮平有关物质:1、2、3、5,结构式如下(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08,31,107-118);Poornachander T等人报道了四种奥氮平有关物质并分别进行了制备和结构表征:4、6、7、8,结构式如下(ARKIVOC,2008,xi,195-201)。
结合文献资料和本奥氮平制备工艺,奥氮平合成中间体有三个:2-氨基-5-甲基噻吩-3-腈(I)、2-(2-硝基苯胺基)-5-甲基噻吩-3-腈(II)、4-氨基-2-甲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盐酸盐(III)(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08,31,107-118),结构式如下。
本奥氮平制备工艺可能引入的有关物质有:2-甲基-4-(1-哌嗪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1)、2-甲基-4-(4-甲基-N-氧代-1-哌嗪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2)、二聚-2-甲基-4-(1-哌嗪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3)、2-甲基-4-氧代-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4)。
有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各种有关物质的同时检测与分析,对药品原料药、制剂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
所述的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1-(5-甲基-噻吩-2-基)-1H-苯并咪唑-2(3H)-酮,其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1-(5-甲基-噻吩-2-基)-1H-苯并咪唑-2(3H)-酮,其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如下:
原子位置参数或等效位移参数如下:
键长如下:
键角如下:
所述的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1-(5-甲基-噻吩-2-基)-1H-苯并咪唑-2(3H)-酮,其X-射线单晶结构如下:
所述的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1-(5-甲基-噻吩-2-基)-1H-苯并咪唑-2(3H)-酮的理化性质为:分子式为C12H10N2OS,分子量为230.28,白色针状固体,熔点为168.2~170.7℃,溶于乙醇、二氯甲烷、甲醇,几乎不溶于水。
所述的奥氮平的一种有关物质,其制备方法为:4-氨基-2-甲基-10H-噻吩并[2,3-b][1,5]-苯并二氮杂卓盐酸盐与N-甲基哌嗪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回收过量的N-甲基哌嗪得奥氮平固体粗品,用乙醇水溶液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奥氮平产品,再用乙醇重结晶精制;将奥氮平乙醇重结晶母液浓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用薄层色谱检测Rf为0.5的流出液,展开剂为二氯甲烷-甲醇-二乙胺95∶5∶0.5,浓缩得该有关物质。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述的奥氮平有关物质,该方法以甲醇为有机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析,可科学、有效、便捷、廉价地实现1-(5-甲基-噻吩-2-基)-1H-苯并咪唑-2(3H)-酮和其它7个有关物质的同时检测,为奥氮平的制备过程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色谱条件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