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催化制备虫草素酯化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3423.1 | 申请日: | 201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顾振新;韩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9/40 | 分类号: | C12P19/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催化 制备 虫草 酯化 衍生物 方法 | ||
1.一种生物催化制备虫草素酯化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丙酮、四氢呋喃或吡啶为溶剂,以C2~C18碳链长度的脂肪酸酯为酰基供体,在反应温度30~50℃下,利用脂肪酶催化虫草素进行酰化反应,合成得到虫草素酯化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虫草素、脂肪酸酯和溶剂按质量/体积/体积比例1∶3~10∶45~85混合,按脂肪酶与虫草素的用量之比为400~2000U/g的比例加入脂肪酶,而后加热至30~50℃,反应6~24小时后,分离得到虫草素酯化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虫草素、脂肪酸酯和溶剂按质量/体积/体积比例1∶6∶60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化反应在振荡速度为150rpm的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和米黑毛霉(Mucor miehei)。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方法如下:酰化反应混合物经过滤或6000rpm离心除去脂肪酶,再减压蒸发去除有机介质,所得到的残留物经乙醇溶解,减压蒸发去除乙醇,真空干燥即得虫草素酯化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4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检测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方法
- 下一篇:冷却剂注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