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63239.7 | 申请日: | 201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吹田善一;神村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J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1),包括:
前轮(2);
后轮(3);
驱动单元(4),布置在所述前轮(2)和所述后轮(3)之间;
操纵单元(6),包括:前叉(24),支承所述前轮(2)以允许所述前轮(2)转动;和车把单元(26),连结于所述前叉(24)的顶部;
头管(21),支承所述前叉(24)以允许所述前叉(24)转动;
连接于所述头管(21)的车架单元(22),所述车架单元(22)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4)的上方;
车座(7),布置在所述操纵单元(6)的后方;以及
车体罩(8),包括:
顶罩部(31),布置在所述操纵单元(6)和所述车座(7)之间,用于覆盖所述车架单元(22)的顶面,在车辆的侧视图中,所述顶罩部(31)在所述操纵单元(6)和所述车座(7)之间形成向下凹的车体轮廓;
侧罩部(32、33),用于覆盖所述前叉(24)的侧面,所述侧罩部(32、33)从所述操纵单元(6)的前方位置延伸到所述顶罩部(31)的下方位置,所述侧罩部(32、33)固定于所述车架单元(22);以及
前罩部(34),与所述侧罩部(32、33)分开设置,所述前罩部(34)连接于所述侧罩部(32、33)的顶部,所述前罩部(34)覆盖所述头管(21)的前侧,
其中所述侧罩部(32、33)包括从所述侧罩部(32、33)的前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凹部(41),并且
位于所述前罩部(34)和所述侧罩部(32、33)之间的固定部(76、77、78)定位在所述第一凹部(4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侧罩部(32、33)的前部倾斜以使其前部被定位成比其后部更靠近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心,并且
所述第一凹部(41)的前部倾斜以使其前部被定位成比其后部更靠近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侧罩部(32、33)包括第一斜面(36)和第二斜面(37),
所述第一斜面(36)倾斜以从其顶端随着高度的减小成比例地逐渐远离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体中心,
所述第二斜面(37)定位在所述第一斜面(36)的下方,所述第二斜面(37)倾斜以从其底端随着高度的增加成比例地逐渐远离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车体中心,并且
所述第一凹部(41)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斜面(36)和所述第二斜面(3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中满足关系式D1>D2,其中D1被设置成在车辆的侧视图中所述前轮(2)的转动中心(P2)与所述侧罩部(32、33)的前端(P1)之间的距离,D2被设置成在车辆的侧视图中所述前轮(2)的转动中心(P2)和所述侧罩部(32、33)的边缘部(P3)之间的距离,所述边缘部(P3)是布置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将所述前轮(2)的转动中心和所述侧罩部(32、33)的固定位置(35)连接到所述车架单元(22)的理论线(L1)上的两个边缘部之一,所述边缘部(P3)比所述两个边缘部中的另一个边缘部更靠近所述前轮(2)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还包括:
头灯(18),布置在所述车把单元(26)的前方,
其中所述前罩部(34)与所述头灯(18)分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中所述前罩部(34)和所述侧罩部(32、33)之间的边界布置在第二凹部(55)中,所述第二凹部(55)布置在所述第一凹部(41)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二凹部(55)在所述车体罩(8)上向内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2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