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3118.2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木清;彭炜;陈晓文;汪雪峰;杨芃;谭运刚;王毅;李金;李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0 | 分类号: | C23C2/00;C23C2/06;C23C2/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鼻内锌 液面 自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连续热镀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连续热镀锌工艺及镀锌装备的特定性炉鼻子与炉体相联,炉膛里的高温粉尘随带钢一起进入炉鼻子,并聚积在炉鼻子里无法排出,而尘降的粉尘颗粒落入炉鼻内锌液面,以及锌锭本身含有相对的杂质,加之锌溶液的氧化反应在炉鼻内腔的锌液面形成了灰渣层,经清洁处理的带钢要完成镀涂过程势必首先要通过聚集在鼻内腔锌液面的灰渣层后再进入净锌液,带钢运行的过程中当浮渣物质达到一定量时会必然粘附在带钢表面一同进入镀涂过程。因此镀涂后的带钢表面呈雾层,洁净度、涂层质量下降,更有甚者还会产生脱锌等质量事故;由于炉鼻呈相对封闭型式,内腔聚集的灰渣不能扩散到鼻体外,只能依靠临时停机将锌锅下降后靠人工将浮渣进行清理后再恢复机组的运行;浮渣物随镀涂带钢运行也会粘附在沉没辊的表面,也会造成镀出来的带钢带有划痕、压痕等镀涂质量缺陷。
经检索,专利JP2005264224给出的锌灰泵装置,对炉鼻内浮渣的清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锌灰泵排出口流出的锌液呈泉涌状态,造成液面波动,而且加剧了锌液的氧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7979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清除鼻内锌灰和浮渣的方法,其对炉鼻内锌灰以沉积的方式清除,为避免落入液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该方法存在锌灰收集室的锌灰收集后的清除困难以及该方法要求较为稳定的液位差,如果液位差不能保证该方法就无法实现应用;另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17680Y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清除装置采用增设加装净化室将抽出的锌灰、渣进行净化,以达到净化和避免传统的锌液泵运行而造成的液面剧烈波动的目的,但是该装置的不足在于,需要另外增加一个辅助性的小锌锅并且还要加热保温,从而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占用区域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钢连续热镀锌炉鼻内锌液面的自动净化装置,使炉鼻内的灰渣得到有效清理,以显著改善和提高热镀锌带钢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抽锌泵、N2管。其抽锌泵为管式结构;管式抽锌泵与自动升降机构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上连接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PLC控制机构分别与自动升降机构及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管式抽锌泵、自动升降机构、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及PLC控制系统及N2管组成的液面自动净化装置为两台,并在锌锅内对称安装。
其特征在于:管式抽锌泵由主管、主管一端的吸入口、主管另一端的排出口,主管内装有的不锈钢曝气喷嘴和气举喷嘴组成;排出口为水平向下倾斜10~20°;吸入口没入锌液面之下;N2管与主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自动跟踪控制器由陶瓷材质的浮筒、与浮筒连接的导向杆、与导向杆连接的光电传感器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与锌液面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由闸门式牌坊、与闸门式牌坊连接的减速机、与减速机连接的电机、与减速机连接的螺杆、连接于螺杆下端的闸门、闸门式牌坊的一侧连接支撑梁,与支撑梁连接的固定梁、与固定梁的下端面连接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下端与管式抽锌泵连接;支撑梁的悬端通过导向杆连接浮筒。
其特征在于:每台管式抽锌泵的吸入口安装在锌锅炉鼻内的一侧,最佳位置在无钢带产生幅动之处。
其特征在于:自动升降机构的闸门式牌坊固定于锌锅侧的现场。
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气举喷嘴在接近排出口的主管内安装,曝气喷嘴则在主管内不锈钢气举喷嘴与吸入口之间安装。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将本发明安装在鼻内的锌液中,其抽锌泵的吸入口距锌液面的位置是随锌液位的变化自动调整的;抽锌泵为非机械式的泵不存在机械故障和磨损;由于抽锌泵的水平向下倾10-20°排出口始终没入锌液面以下,流出的锌液不产生垂直喷涌,不造成锌液面的波动,更为重要的是流出的锌液未接触到空气,减少了流动锌液的氧化,锌液净化过程的流动循环是在同一锌锅内,无需另增加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沉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