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丁茶冬青提取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2622.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珍;王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岭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48;A61K31/216;A61P3/06;A61P9/10;A61P1/16;A61P31/20;A61P39/06;C07H15/203;C07H1/0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丁茶 冬青 提取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提取物领域,具体为一种苦丁茶冬青提取物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药品、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为冬青科乔本植物,是我国南方常用的苦丁茶品种之一,古籍《本草拾遗》就有关于本品降脂的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过去30年来,许多学者对该植物进行了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366-370;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2):68-70)。药理实验证明,本品水提物具有抗氧化、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脂等活性,但味道极苦,许多人难以接受,而且本品也表现出一些毒性。该植物成分相当复杂,已报道的就有皂苷、三萜、甾醇、挥发油、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多种类别,究竟哪种或哪些成分是苦丁茶冬青的主要降脂药效物质,现有公开文献尚未给出明确答案。近年来三萜和皂苷类成分比较受重视,有一些发明专利与这些成分有关,如CN101775061、CN101016328、CN1508149等。有关该植物的酚性成分结构及其药理活性则鲜见报道,关于该植物的毒性成分也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阐明苦丁茶冬青的调节血脂活性成分,同时揭示可能的毒性成分,为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发明人通过大量高通量筛选和实验研究,终于确定总酚酸为降血脂和抗氧化活性部位,经色谱分离纯化并应用现代波谱技术测定分子结构,阐明了一系列咖啡酰奎尼酸类成分,其含量高达4%以上,从而首次揭示出苦丁茶冬青调节血脂的有效成分理化性质,为提取路线设计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提取物中的咖啡酰奎尼酸类都具有下列结构通式(I),其中R1~R3中有1~2个为咖啡酰基,其余为氢,包含六个化合物(见下式)。以往文献未涉及二咖啡酰奎尼酸的绝对构型,本发明人应用CD激子手征性方法对从苦丁茶冬青得到的3,4-、3,5-和4,5-二-O-咖啡酰奎尼酸的绝对构型进行了测定,其CD谱均显示裂分的(-)Cotton曲线,表明环上的两个咖啡酰基为逆时针旋转关系(附图1),所以C-3和C-5的绝对构型均为R。具体结构式如下所示。
这些咖啡酰奎尼酸类成分均为已知天然产物,它们在植物界广泛存在,但以如此高的含量和特定比存在于苦丁茶冬青,正是本发明意外和有益的重要发现之一。附图2为本发明提取物的典型HPLC色谱图,反映了该总酚酸化学组成的基本概况。
本发明提取物中3,5-二-O-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O-咖啡酰奎尼酸是主要有效成分,二者含量因药材产地、品质、提取方法等因素而波动,含量之和一般为5%~95%(重量)。本发明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并不仅限于上述咖啡酰奎尼酸,发明人发现,天然的咖啡酰奎尼酸类C-7羧基都是游离的,但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因接触醇类溶剂,如乙醇、甲醇,可导致少量酯化产物形成,这类次生产物在总酚酸提取物中通常很少,生物活性与酯化前也类似。发明人还发现,酚酸中含有微量黄酮类成分,为槲皮素及其苷类,如芦丁。另外,如附图2所示,提取物中还有若干微量成分有待进一步阐明。
发明人同时发现,苦丁茶冬青水溶性部位味道极苦,毒性明显,其中含有大量已知的皂苷类成分。特别是意外地发现,水溶性部位大量含有一种氰苷类物质,其结构经鉴定为新化合物——苦丁茶氰苷(ilexkudinin),本品为白色结晶,分子量为313.31,分子式为C14H19NO7,熔点164~165℃,UVλmax 259nm。经X-ray单晶衍射分析(附图3)确定结构式如下(II):
苦丁茶氰苷的制备方法:取苦丁茶冬青叶1kg,用95%酒精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浸膏加入5倍量水搅拌溶解,滤过,清液加5%盐酸酸化至pH 2,滤过,滤液用5%Na2CO3中和,减压浓缩,上大孔树脂柱吸附,先用水洗,然后用30%酒精洗,收集30%酒精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再用高压制备型C18柱(10μm,40×250mm)分离,检测波长254nm,流速80ml/min,洗脱剂为超纯水,根据出峰情况收集流出液,将同一单峰流分合并,减压浓缩,放置过夜,得白色结晶1.3g,即为苦丁茶氰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岭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岭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2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乙酰-L-酪氨酸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当归酚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