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烹调用复合香辛调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1751.8 | 申请日: | 2011-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霖 |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54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调 复合 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调用复合型香辛调料,属于调味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辛调料是指能够给予食物赋予香、辛、麻、辣、苦、甜等典型气味的调料,通常用香料植物制成。采用多种单一香辛原料制备而成的复合香辛调料,由于含有复合香味,适合消费人群广,且烹调使用方便,已逐步成为调味品市场的主流产品。目前,市场销售的复合香辛调料产品较多,常见的有十三香、五香粉、咖哩粉、七味辣椒粉等,这些产品均各具其风味,具有较好的调味作用。尽管如此,仍难以满足当今人们不断提高、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另外,由于配方原因,这些产品中各香辛原料所具有的保健作用均未能得到较好协调发挥。因此,市场对风味独特,且具有较好协调保健功能的复合香辛调料仍存在一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复合香新调料的不足,提供一种香味浓郁、风味独特,且具有较好协调保健功能的烹调用复合香辛调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烹调用复合香辛调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复合香辛调料中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本发明复合香辛调料中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本发明复合香辛调料制备时,按规定配比将各原料混合粉碎为60目细粉,灭菌后包装成袋即可出售,使用时按个人口味添加。
本发明调料配方中,花椒具有强烈麻辣芳香气味,有芳香健胃的功效;胡椒,味辛辣,气味芳香,其芳香气味有助食欲增进,同时,还具有温中散寒健胃功效;高良姜,气芳香,味辛辣,可温胃消食;八角茴香,味微甜,芳香浓郁,有温阳散寒功效;小茴香,味微甜,有特异香气,有理气和胃功效;砂仁,气味芳香而浓烈,味辛、微苦,有化湿开胃功效;荜拨,有特异香气,味辛辣,可温中散寒;草果,气香,味辛辣,可消食化食;肉桂,气芳香,味微甜、辛辣,有暖脾胃的功效;草豆蔻,气芳香,味辛辣,有行气温中,开胃消食功效;生姜,味辛辣,气香,有温中散寒的功效;红豆蔻,气香,味辛辣,有温中散寒,醒脾消食功效;甘草,性平,味甘,有补脾润肺的功效。其中,花椒、胡椒、生姜、红豆蔻为辛辣类香料,所具有的辛辣气味,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具有的香气,兼可解腥除腻;高良姜、八角茴香、小茴香、荜拨、砂仁、草果、肉桂、草豆蔻为香气原料,其特殊复合香味可解腥除膻,消除异味,使菜肴美味可口;甘草为甜味香辛料,在烹调中可提鲜、去腥、解腻,抑制菜肴原料的苦涩,增加菜肴的鲜味。本发明调料配方合理,各原料复合后,不仅香气浓郁,风味独特,除腥去腻去异增香,具有较好的调味作用,而且各成分相互协作,具有的散寒健胃,理气健脾、芳香化湿、补脾润肺之功效,经常食用,可起到较好的保健作用。适用于烹调各类晕素菜,腌制酱菜、泡菜,调制晕素馅类、风味小吃及汤、面类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香辛原料花椒150kg、胡椒75kg、高良姜100kg、八角茴香280kg、小茴香100kg、荜拨75kg、砂仁50kg、草果70kg、肉桂220kg、草豆蔻140kg、生姜100kg、红豆蔻70kg、甘草55kg。
将上述重量的原料混合粉碎为60目细粉,灭菌后包装成袋即可出售,使用时按个人口味添加。
实施例2
称取香辛原料花椒220kg、胡椒55kg、高良姜140kg、八角茴香220kg、小茴香140kg、荜拨55kg、砂仁70kg、草果50kg、肉桂280kg、草豆蔻100kg、生姜140kg、红豆蔻50kg、甘草75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列3
称取香辛原料花椒180kg、胡椒62.5kg、高良姜125kg、八角茴香250kg、小茴香125kg、荜拨62.5kg、砂仁62.5kg、草果62.5kg、肉桂250kg、草豆蔻125kg、生姜125kg、红豆蔻62.5kg、甘草62.5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霖,未经张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