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61145.6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单彩慧;高聪芬;马绍智;王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7/02 | 分类号: | A01N47/02;A01N43/2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剂 组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二)背景技术
丁烯氟虫腈属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作用机理是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微量药剂进入体内可以阻碍正常氯化物传递,破坏害虫中枢传导而致死。可有效防治多种水稻、蔬菜害虫。
多杀菌素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激活烟碱型受体使昆虫神经细胞去极化,引起中央神经系统广泛的超活化或者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而使神经细胞超活化杀死害虫,可有效防治多种蔬菜害虫。该药剂高效、无毒,但是容易产生抗药性。
西花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该害虫个体小,寄主范围广,多达60多个科500多种植物,而且有明显的寄主扩张趋势,同时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由于西花蓟马繁殖率高,发育历期短,容易产生抗药性,一般的化学药剂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三)发明内容
1.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西花蓟马有较好防治效果的低毒杀虫剂农药。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是由丁烯氟虫腈和多杀菌素以1∶3、1∶5、1∶7、1∶9的比例组合,使用适当的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渗透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制备成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等。
发明人经多次试验测定,丁烯氟虫腈和多杀菌素以1∶3、1∶5、1∶7、1∶9的比例组合,用丙酮溶解稀释,试验后48小时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共毒系数为208-591。
(四)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药剂:90%多杀菌素(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90%丁烯氟虫腈(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方法:将供试药剂用丙酮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试验时等比稀释5~7个浓度,取0.5mL药液加入到闪烁瓶中,将闪烁瓶置于塑封机(ICO C320)上均匀滚动,使药液在闪烁瓶内壁形成均匀的药膜,放置2小时后,用毛笔挑入西花蓟马2龄若虫或雌成虫,每瓶15头,用保鲜膜封口。6小时后,加入甘蓝叶片(2cm×3cm),每瓶1片。对照中加与待测药液相同体积的丙酮,每浓度四次重复。置于上述条件的培养箱中,48h后检查结果时将西花蓟马和叶片倒在黑纸上,用毛笔轻触虫体,不能爬动的视为死亡。记录死虫数和活虫数,并计算死亡率。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美国环保局EPA(EPA PROBIT ANALYSIS PROGRAM USED FOR CALC-ULATION LC/EC VALUES Version 1.5)软件进行处理,计算毒力回归式、LC50值及其95%置信限(F.L.),以其95%置信限不重叠作为判断不同杀虫剂间毒力差异显著的标准。
混剂配方的筛选采用共毒系数法,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的计算按照Sun和Johnson(1960)的方法: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共毒系数大于120,为增效;共毒系数80-120,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小于80,为拮抗作用。
试验结果:
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不同配比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共毒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以比例1∶3、1∶5、1∶7、1∶9混配时,共毒系数分别是513、348、208、591,都大于120,增效作用显著。其中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以比例1∶3混配时的LC50值最小,为最佳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