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工作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61127.8 | 申请日: | 201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争 |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B23Q1/03;B23Q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属工件的铣、磨、刨等加工中,大部分工件利用铸铁工作台的T型槽配合螺栓和压铁进行装夹固定,加工完成后拆下压铁和螺栓。这种工件固定方式存在精度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电磁和小型永磁工作台,但是,传统的小型永磁工作台的磁力小。电磁工作台利用线圈、铁芯通电产生磁场,线圈和导线容易受到加工冷却液的影响而损毁,击穿绝缘层,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金属工件加工永磁工作台,其中将磁极组根据需要的尺寸组合在一个固基底盘上形成永磁台的磁极工作面。
但是,由于磁极组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固基底盘上,内磁极扭转时受内部矫顽力的影响,内磁极长度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目前通常在800mm以下),太长了要么扭转不动、要么容易扭断内磁极连接头。因此,圆形永磁台的直径太大时,其内孔(即没有磁极工作面部分)也必须加大,由此限制了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例如,一个直径2800mm的圆形永磁台,其内孔直径必须大1600mm,由于内孔范围内不能吸附工件的,因此这严重地局限了大型永磁工作台的利用率和适用范围,特别不适于加工不同直径的环形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永磁工作台,该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的尺寸可变,从而扩大了永磁工作台的吸附范围,提高了利用率和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永磁工作台,包括:底盘和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极组,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每个所述单元磁极包括外磁极、设在所述外磁极内的内磁极、和设在所述外磁极和内磁极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所述内磁极在所述外磁极内可旋转以使所述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永磁工作台,通过将第一磁极组沿底盘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盘上,可以改变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的尺寸大小,与现有的工作面尺寸固定的永磁工作台相比扩大了永磁工作台的吸附范围,提高了永磁工作台的利用率和适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第二磁极组,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的外侧邻近所述底盘的外周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第一磁极组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均匀交替设置,且所述底盘为圆形且设有中心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二磁极组的上表面上邻近所述底盘外周沿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插入安全挡销的安全挡销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固定在一块连接板上或焊接而连接成一个整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磁极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外磁极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外磁极沟槽,所述内磁极为圆柱状,所述内磁极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容纳孔内且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内磁极沟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至少一个内磁极上设有用于旋转该第一磁极组的全部内磁极的旋转开关,且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内磁极对应的外磁极上设有指示所述旋转开关位置的开关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对应的且沿所述底盘的径向延伸的紧固槽,所述紧固槽内设有紧固块,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至少一个穿过该第一磁极组且与所述紧固块相连的螺栓紧固在所述底盘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紧固槽为T型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多个导向槽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沿所述底盘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对应至少一个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下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适配以便导引该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争,未经陈玉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