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场地解毒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改良综合利用与受损土壤植被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0731.9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姜桂荣;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桂荣;李文杰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3102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场地 解毒 浓度 重金属 土壤改良 综合利用 受损 土壤 植被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污染场地解毒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改良综合利用与受损土壤植被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工艺流程,含重金属土壤解毒后低浓度土壤、污泥和粉煤灰运输+主发酵+混料(各类配料)+(一次发酵)+后发酵(二次发酵)的静态+均翻(好氧与厌氧)发酵+改良土壤运输 +受损土壤植被修复(草种等草本植物)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场地解毒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改良综合利用与受损土壤植被修复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土壤改良
以解毒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为原料、粉煤灰(炉渣)、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牲畜粪便或桔梗)为改良剂,改良后土壤作为修复受损土壤表土与底土,改善受损土壤质量,提高植物成活率,改良后土壤用于回填浅层开挖坑基料(底土与表土)回填覆盖,以废治废,综合解毒更彻底,整个生产过程物料全部循环综合利用,
修复因解毒时受损土壤结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提高土壤中腐殖质(主要成份为腐殖酸)和氨基酸等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其上面种植各类植物等植被的成长;
主要原辅料均为固体废物,达到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的目的;
改善修复受损土壤土质质量,为植被修复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目标是通过对解毒后低浓度含铬土壤加入改良剂进行改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修复受损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孔隙,提高其渗透与透气性,利用污泥中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20%以上(20~80%),碳磷比(75~150%),PH值7.5~8.5,(有氧与无氧、孔隙率、粒度、温度、湿度、PH)对污泥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其它有害物进行分解与降解,降低土壤容重和密实度,使改良土壤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作为改良土壤和肥料的生物化学过程,改良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标准要求,并进一步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自然值指标,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实验堆料高度为1.5 -2.0米,一般总发酵时间约20~30天,依据堆料的腐熟效果而定;
堆料主发酵阶段的升温期为22~50℃,时间为40~50小时,高温期为45~70℃,时间为40~50小时,降温期为50~38℃,时间为120~140小时;后发酵熟化阶段,温度为25~21℃,时间为160~180小时,为堆料发酵温度与时间最佳控制时段;
(2) 物料配比
解毒后低浓度含重金属土壤:粉煤灰(炉渣):活性污泥(牲畜粪便或桔梗)=1: 0.5: 0.3;
(3)物料平衡
日改良低浓度含重金属污染土壤10m3,含水率30%;污泥3m3,含水率80%;粉煤灰4m3,含水率20%,混合均匀后物料17m3,含水率43.33%;
经好氧与发酵,物料含水率下降约30%,熟化物料含水率31%;
(4) 好氧与厌氧发酵
静态+匀翻中温好氧与厌氧发酵工艺,污泥或牲畜粪便中主要组成为有机质和Ca、P 、K和N,而粉煤灰、桔梗、废弃草木本植物都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掺入土壤后可作用降低土壤密度,增大空隙度,使土壤的透水和透气性得到明显改善,对残留的重金属化合物进行消解和固化,防止残留的重金属对改良后土壤的二次污染的同时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约35%;
(5) 受损土壤植被修复
物料在常温下进行自然好氧与厌氧发酵,发酵改良后土壤作为土壤基料(底土与表土)回填覆盖处置开挖的坑和槽中,对该土壤再次熟化后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桂荣;李文杰,未经姜桂荣;李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07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