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层次空间参考模型的城市地址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8783.2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英;吉雷静;朱少楠;张春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层次 空间 参考 模型 城市 地址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空间参考模型的城市地址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址编码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城市地址编码将推动城市信息化及电子地图的发展,为城市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空间位置服务提供方便。从广义上说,目前国内常用城市地址编码有行政区域编码、邮政编码、河流编码、道路编码和地名编码等。但是,这些编码在精度上达不到街道门牌及建筑物层面,也没有体现地理实体的空间方位和距离,而且由于地址编码模型和标准地址规范互不相同,使得这些地址编码方法仅能应用于特定的领域和部门内部,难以推广和普及。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套统一的,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特点的城市地址编码方法。
国外的地址编码方法以Tiger系统为代表,OGC组织(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也提出了与地址编码相关的规范或者草案,包括:Geocoder、Geoparser、Gazetteer、GML等。这些方法或者理论虽然在国外都发挥了强大的功能,但是在中国这个地名、地址体系异常复杂、地名相对混论无序、规律性低和缺乏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这些技术都难以施行。
国内主要的城市地址编码主要分为基于地址编码模式和基于格网编码模式两种。
(1)基于地址编码模式
基于地址编码模式是针对地理实体的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编码,它将地址、门牌、建筑物名、企事业单位名称等空间位置的自然语言描述转化为地址编码。
比较典型的编码结构有:行政区划+街路巷+门牌号+幢楼号,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安乐二街12号101室”,编码为:
这种编码方式符合人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易于被大众接受,便于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地址使用的不规范性以及中文地址本身的不规范性和重复性,使得编码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此外,这种编码模式虽表达出了实体的具体地址,但是却无法让人们知晓该地址在城市中的具体方位。
(2)基于格网编码模式
基于格网编码模式主要采用地理格网建立地理对象的地址属性。地理格网是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分割,形成彼此邻接又不交叉的多个多边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并赋予标识符。
“全国单位地址编码方法”(公开号CN101373537A)专利,采用“6位数字的行政区划代码+3位数字的横向坐标码+3位数字的纵向坐标码”的编码结构。例如“武昌区的编码为420106499506”。
这种编码方法使得地址编码具有了行政区域的概念,解决了跨地域使用时编码唯一性问题,且便于计算机对地理位置的自动识别和快速查找。但是,其中该编码没有考虑方位和距离,必须通过查询或者推算才能获得。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层次空间参考模型的城市地址编码方法,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地理实体的要素类型、几何特征、地理空间位置、空间参照方位和相对城市中心距离等空间特性,方便快捷地判断地理实体在城市中的具体方位和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层次空间参考模型的城市地址编码方法,其编码结构为:地理要素类型码+方位码+距离码+随机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地理要素类型码
参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分类标准,抽取出城市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地理要素,分别对其编码,形成地理要素类型码;
步骤二 方位码
先选定城市参考中心点,建立城市空间方位参考框架,形成方位码;
以城市参考中心点为中心,一定长度为半径,建立缓冲区,缓冲区内部称为城市中部区域,缓冲区外部称为城市外部区域;
在城市外部区域建立八方位空间参考模型,中部区域建立四方位空间参考模型;
利用三角化模型,根据目标物所占据的八方位空间参考模型的方位数选择沿用八方位空间参考模型,或者转化为四方位空间参考模型/或二方位空间参考模型;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点状实体计算规则
a)如果点状实体位于城市中部区域的非轴线和中外部区域交界处,则方位为实体所在方位区的方位;如果在轴线上,则为实体所在轴线方向的方位;
b)如果点状实体位于外部区域的非轴线和中外部区域交界处,则方位为实体所在方位区的方位;如果在轴线上,则方位为实体所在轴线方向的方位;
c)如果点状实体位于中外部区域交界处,空间方位按中部区域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节能灯装置及其遥控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450型铸锭炉及其铸锭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