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O2负载S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58746.1 | 申请日: | 2011-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云;陈星;游惠娟;林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02 | 分类号: | B01J27/02;B01J37/00;B01D53/86;C02F1/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io sub 负载 掺杂 tio 可见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SiO2负载S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TiO2与太阳能技术结合处理,净化污水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具有稳定性好、且无二次污染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也存在制约TiO2光催化技术实用化的技术瓶颈。
首先,由于TiO2光催化剂粉末在使用中存在分离困难、不易回收的缺点。为了克服此缺点,学者们开展了TiO2粉末负载技术的研究,即将TiO2粉末负载于活性炭、二氧化硅、沸石、玻璃微珠等吸附剂类载体,该类载体的优点是本身为多孔性物质、附着力强、比表面积较大,是常用的催化剂载体。
其次,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光,而太阳光中紫外光能量仅占4%,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为了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人们进行了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C、N、F和S等)掺杂,贵金属沉积和染料光敏化等改性研究。研究发现,非金属(C、N、F和S等)掺杂在提高TiO2可见光活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改善TiO2光催化剂的分离性能,本发明将非金属离子掺杂和多孔载体负载有机结合,制备一种易分离、分散性好的S 掺杂TiSxOy/SiO2可见光催化剂,该催化剂不仅实现了TiO2/SiO2可见光催化活性,且紫外光催化活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SiO2负载S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是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TiSxOy/SiO2、其晶粒尺寸为8-30nm。
所述0<x<1,0<y<2。
一种SiO2负载S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离子液体/水为混合溶剂、SiO2为载体、四氯化钛为Ti源、硫脲为S源,采用液相水解-沉淀法制备。
所述的离子液体/水的混合溶剂,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为:5:1~1:2。
所述的离子液体包括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称取1.0~8.0g的SiO2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再加入100-500mL的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并滴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3-5,形成混合溶液;
2)滴加5-30mL的TiCl4到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反应20-4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升温至70~90℃,并用NH3.HO2调节溶液的pH值至中性,反应30-60min,得到含有固相产物的溶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固相产物的溶液于室温下陈化8-15h,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固相产物,洗至无Cl-,再用乙醇洗2-4次;得固相产物SiO2/TiO2;
5)在步骤4)得到的固相产物中加入硫脲和乙醇,使Ti与硫脲的摩尔量之比为1:0.30 ~ 1:3.00,乙醇的加入量为80-120mL,在搅拌下反应1-3 h,室温下陈化8-12 h,70-90℃真空干燥,研磨,得物料;
6)将研磨后的物料,放进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800℃,并恒温焙烧1-5 h,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的SiO2负载S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摆型颚式破碎机
- 下一篇:注射器及注射泵压力检测机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