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振动发电的高压线风偏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8691.4 | 申请日: | 2011-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张莹;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G01B21/16;G01W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发电 高压线 在线 监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本发明的高压线风偏在线监测系统由风偏监测装置、气象监测装置、监测基站和监测中心构成,现场监测装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方式把数据无线传送到监测基站, 再经由基站GPRS网络送到监测中心服务器上,同时监测中心也可以反向传送各种指令到现场监测装置,调整装置的运行状态;本发明的高压线风偏在线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风偏监测装置包括球形装置外壳(Ⅰ)和壳体内设置的振动发电单元(Ⅱ)和风偏测量单元(Ⅲ);此装置无需外加电源,完全由微型振动发电单元(Ⅱ)供电;所述风偏测量单元(Ⅲ)包括传感器模块(2)、信号调理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3)、GPS模块(8)、MCU(1)和信号控制与无线收发模块(5);传感器模块获取相应的风偏数据,交给MCU,通过信号调理模块经过相应的放大、A/D转换及相应数据处理之后,汇集GPS模块的定位和授时信息,由信号收发模块经无线传输网络定时传输给监测基站,同时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数据;如果风偏测量单元检测到风偏相应数据信息过大,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则也会传输相应的信号给监测基站,基站传回监测中心,以示预警,监测人员好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采取补救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其中:所述的装置外壳(Ⅰ)由特制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防水、防潮、防电磁干扰的性能,且外壳表面绝缘。
2.装置外壳两端有固定端口(6),穿过并固定在高压线上;
所述的振动发电单元(Ⅱ)包括永磁体(11)、绕组线圈(12)、伸缩弹簧(13)、整流和稳压电路(14)以及蓄电池(15)组成;振动发电单元置于装置外壳内部安装在导线上,而导线在风速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垂直振动,永磁体也会随之上下振动,与绕组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规律性变化,引起穿过绕组线圈的磁链的改变,导致绕组中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通过整流和稳压电路后,对风偏监测单元进行供电,同时对蓄电池充电;因该风偏监测装置功耗很低,固振动发电单元并不需要太大,当振动较弱,振动发电不足以提供监测装置的电源时,自动切回蓄电池对其供电,在无振动供电情况下,蓄电池足以使用30天以上;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2)采用高精度双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一定的算法整合后,计算出所监测单元的风偏角和倾斜角以及电气间隙;
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3)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有效存储,保证监测装置在意外掉电后不至于数据丢失;
所述的信号调理模块(4)主要对采集到的模拟数据进行A/D转换、放大等处理;
所述的GPS模块(8)主要完成定位和授时功能,采集相应风偏数据当时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所述的MCU(1)采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信号控制与无线收发模块(5)采用的芯片可控制实现休眠、待机等低功耗性能; MCU(1)可控制风偏测量单元(Ⅲ)采用休眠模式,当相当一段时间(如一周以上)风偏角都很小(如2°以下)的情况下,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如风偏角超过一定值(如5°),则自动唤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偏监测装置在应用时,装置安装在绝缘子串的底端地线出口处、跳线或需要监测的两相导线的档中,装置外壳(Ⅰ)通过两端的固定端口(6)穿过输电导线(9),端口上有四个螺孔(7),用于插入特制螺钉固定在导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振动发电的高压线风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象监测装置集成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环境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等,采用太阳能加蓄电池供电方式,当阳光充足,太阳能对基站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阳光较弱,太阳能不足以提供基站的电源时,自动切回蓄电池对其供电,在无太阳能供电情况下,蓄电池足以使用30天以上;本装置采用了多个传感器, 来完成对输电线路微气象环境参数的监测,其中,环境温度传感器和风速/ 风向传感器分别用于输电线路微气象的大气环境温度和风速/风向参数监测;雨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用于输电线路的雨量和气压参数监测;监测的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方式传送给监测基站;数据更新时间为1h,可以根据需求更改设定;这些微气象环境参数可以辅助对风偏参数的分析及故障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6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放样仪
- 下一篇:一种促进梨幼树提早结果的方法





